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未盈利上市公司缘何坚持研发“上强度”?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5-05-12 08:14  来源:网络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堪称企业的“全景体检单”,这份展示全年经营脉络的重要文件,不仅全面复盘企业过去一年的经营得失,更蕴藏着企业发展基因、战略布局与成长密码。梳理2024年A股市场年报时,一组数据格外引人关注:2024年度,研发强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超100%的公司有15家,而其中10家企业尚未实现盈利。

  未盈利上市公司缘何坚持研发“上强度”?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来看,研发是其实现“破局”的关键路径。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是企业技术突破的必要条件之一。有了技术的加持,企业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进而实现盈利。

  以迪哲医药为例,得益于长期高强度研发,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有两款自主研发的创新药在中国实现商业化。凭借这两款产品,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达3.60亿元,同比增长294.24%,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其次,从资本市场价值发现视角来看,研发能力是企业吸引投资的核心“磁石”。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A股市场‘科技叙事’逻辑越来越清晰。”这一表态精准锚定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价值重估趋势。

  在当前的投资生态中,投资者的目光正从短期盈利指标转向企业长期增长潜力,研发强度与技术突破能力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关键标尺,越来越多投资者愿意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买单”,形成“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市场认可—资本注入”的良性循环。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更能助力其加速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在资本市场生态体系日益完善的当下,投入研发给予企业融资新选择——知识产权证券化。对于科创类上市公司而言,其核心价值往往体现在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上。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企业可以将未来的专利许可收入、技术转让收益等预期现金流进行打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从而实现提前融资。

  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平安证券—高新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合作区以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成果为聚合点,在境内以公募的形式完成证券化募资,于2023年成功发行,帮助元戎启行、鲲云科技等8家境内重点科研企业融资5800万元,大大缓解了企业研发实力强、产品科创属性高,但产品商业化落地慢的困境。

  总的来看,坚持研发“上强度”能够驱动企业以技术突破打开市场空间、吸引资本注入形成创新闭环、借助知识产权证券化将无形资产转化为“真金白银”。唯有牢牢握住研发这把“金钥匙”,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劈波斩浪,为自身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盈利,上市公司,缘何,坚持,研发,上强度,上市公司,年度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具身智能赛道前景可期 三大运营商集体布局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发挥好并购重组的关键作用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