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第六届烟台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在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永久举办地——烟台黄渤海新区举行,政府工作部门、爱心企业代表、热心市民1000余人参加,向八角湾海域放流30万尾鱼苗。
上午9:30时,在黄渤海新区天马栈桥,伴随歌曲《大海啊,故乡》优美的旋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志愿者将鲜活鱼苗放入水桶中,放流人员“接力”把鱼苗倒入由气模搭建的临时水道,在循环海水的推动下,鱼苗游入大海,时而探头浪尖、时而跃出水面,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光芒,勾画出一幅和谐美丽的海洋生态画卷。
本次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烟台”为主题,旨在通过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打造烟台“海上绿水青山”,提升“仙境海岸·鲜美烟台”城市影响力。“这次现场放流的鱼种为绿鳍马面鲀和许氏平鲉两种,均严格按照增殖放流检验检疫相关要求和验收监督程序执行,保障科学规范安全放流活动。”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渔业科副科长杨金龙称。
刚刚完成中考的学生肖吉成已经是第三次参加放鱼日活动,“看着放流的鱼苗游入大海,想到它们能有助于这片海域水质的改善就很开心,以后有机会还会继续参与这样的活动,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出一份力。”肖吉成说,经常来海边游泳的他,已经切身感受到了增殖放流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这里的水质越来越好。
增殖放流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是改善与恢复生物资源群体、生物种群结构的有效方式。自2019年起,烟台已成功举办6届放鱼日活动,每年增殖放流鱼、虾、蟹、海蜇等6大类型水产苗种17亿单位以上,为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促进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保护黄海海域生态环境贡献了烟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