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太原市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工作部署,统筹抓好节日期间文化和旅游市场运行、安全生产等各项保障工作,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服务供给,全市文旅市场保持繁荣火爆、安全有序运行。
一、市场繁荣火爆,旅游消费集中释放
2023年适逢中秋、国庆双节叠加,踏秋赏景、家国同庆,全市假期天气总体较好,民众出游热情高涨,文旅市场延续“五一”、“端午”假期的火爆态势。
(一)线下旅游情况。据统计,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中秋国庆假期共8天),全市主要景区、公园、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共接待市民游客609.5万人次,同比去年125.93万人次增长384%,门票(营业)收入11403.75万元,同比去年2444.17万元增长366.6%。主要情况如下:
1.钟楼街72万人次;
2.汾河公园47.8万人次,其中雁丘园5.28万人次;
3.太原古县城35.42万人次;
4.中正天街30.76万人次;
5.晋阳湖公园29.41万人次;
6.晋阳里23.6万人次;
7.动物园21.3万人次;
8.晋祠天龙山20.23万人次;
9.植物园19.63万人次;
10.稻田公园15.17万人次;
11.山西省博物院9.84万人次;
12.方特9.18万人次;
13.晋商博物院 7.02万人次;
14.玉泉山6.9万人次;
15.森林公园6.05万人次;
16.山西青铜博物馆5.08万人次;
17.太山4.59万人次;
18.蒙山4.5万人次;
19.山西科技馆4.36万人次;
20.山西地质博物馆4.34万人次;
21.青龙古镇3.32万人次;
22.双塔博物馆2.68万人次。
(二)线上旅游情况。据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太原市文化旅游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复苏势头。
1.消费数据。2023年同程旅行平台消费人次达25.8万人,订单量达18.8万单,消费交易流水超过4613万元,同比2022年消费人次增长427%,交易流水增加432%,同比2019年消费人次增长57%,交易流水增加77%。
2.用户画像。
客源地:客源地城市前十名为:太原、晋中、吕梁、广州、忻州、临汾、北京、大同、长治、运城,其中太原本地占比近30%,山西省内游客占比56%。
性别与年龄:男女比例差异较大,男性出游用户占比六成;年龄方面,00后和90后出游用户占比超过70%,Z世代年轻客群已成为太原文旅市场的消费主力军。
同行人数:“特种兵”单人出游占比超过50%,其次为朋友、情侣出游,占比25%。
根据美团大数据线上消费场景分析,中秋国庆节期间,太原市重点消费场景文旅类环比节前1周增长82.4%,同比2022年增长770.7%,同比2020年增长95.5%,同比2019年增长133.6%。其中景区环比节前1周增长1141.1%,同比2022年增长2461.2%,同比2020年增长51.4%,同比2019年增长262.1%;住宿环比节前1周增长55.8%,同比2022年增长669.2%,同比2020年增长107.6%,同比2019年增长118.2%;餐饮类环比节前1周增长11.4%,同比2022年增长60.9%,同比2020年增长55.3%,同比2019年增长57.7%;休闲娱乐类环比节前1周增长22.3%,同比2022年增长178.2%,同比2020年增17.5%,同比2019年增长11.2%。
(三)旅行社运行情况。假日期间,全市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团队61个、738人,接待入境团队10个、224人;组织国内旅游团队1037个、14418人,接待旅游团队311个、6157人。主要客源地为:上海、北京、湖南、安徽、浙江、江苏、云南、海南、广东等地;市民出游热门目的地为:重庆、新疆、鄂尔多斯、浙江、湖南、云南、四川、西安、北京、山东等地。
(四)星级饭店经营情况。全市39家旅游星级饭店(其中:五星级3家、四星级10家、三星级26家),中秋国庆假期客房入住率为82.3%,餐饮上座率80.7%。
二、节日氛围浓厚,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市文旅局依托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精心推出涵盖讲座、晚会、合唱、广场舞、文艺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市民群众漫步“文化之旅”。节日期间共组织开展市、县两级群众文化活动260余项,约百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市文化馆组织开展“墨舞金秋 喜迎国庆——国画四条屏展”等活动;市图书馆节日期间到馆人次达10.6万余人次,组织开展了太忻讲坛·双城联动系列讲座、书香雅韵|“国庆书香琴韵古琴音乐会”等活动;太原美术馆组织开展太美藏画|“以美育人 美美与共”太原美术馆(太原画院)馆院藏作品赏析、我们的节日·中秋|漆彩中秋蕴宝光 团圆夜沉松椴香——平遥推光漆器作品艺术欣赏等线上活动。各县(市、区)也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为群众奉上一道道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9月27日举行的《诗意汾河·音诗画晚会》在线观众达2500多万人,由市文旅局、太原舞蹈团创作表演的创意舞蹈《宋时芳华》和《汾水雁丘》获得了观众一致好评。10月1日至6日,太原舞蹈团在新落成的汾河景区雁丘园继续为广大游客献上了《宋时芳华》、《汾水雁丘》、《团扇舞》等一批精品舞蹈,累计观演人数达2余万人次,央视《新闻联播》等各级媒体均对演出盛况进行了报道。
三、宣传营销发力,锦绣太原频频出圈
今年下半年以来,市文旅局牵头开展(承办)了“著名作家看山西太原行”、“2023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太原论坛”、“诗意汾河—汾河诗歌月”以及“锦绣太原·清凉一夏”文化旅游消费月等活动,拍摄了《这局好玩》专题宣传片,在凤凰网播放量超百万次。持续加强同太忻、中部城市群、沿汾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联合宣传推广力度,推出太原-阳泉6条旅游线路,与忻州市文旅局联合主办“相约忻州 开启晋冀康养之旅”文旅推介会,推出太忻康养旅游线路和“诗画太原月圆中秋”中秋国庆旅游线路。
周杰伦演唱会期间,会同相关部门推出系列宣传保障措施,在太原南站、武宿机场设置宣传服务台,组织志愿者发放文旅宣传资料、特色宣传品,在演唱会现场播放太原文旅宣传片等,受到歌迷的一致称赞和好评,太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中秋国庆期间,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家级媒体十余次报道太原文旅情况。其中:9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关注太原市旅游市场消费升温明显;9月29日,央视《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以“感受中秋传统文化 共享美好生活”和“月圆中秋 情满中国”为题,报道太原市《诗意汾河·音诗画晚会》;9月29日,央视新闻频道特别节目“明月照家国·寻味中秋”以《山西太原:晋式传统月饼 传承近400年的非遗月饼》为题,介绍了太原传统月饼制作技艺;10月2日,央视新闻频道国庆特别节目《奋进新征程、共筑中国梦》以《山西太原:千年晋祠迎来节日客流高峰》为题,报道晋祠假期前3天累计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10月3日,央视新闻频道《多彩假期 活力中国》关注太原清徐第二届国际音乐焰火节;10月4日,央视《朝闻天下》关注太原假期各类博物馆客流情况;新华社以“文博场馆过佳节”为题报道太原晋商博物院游人如织;央视《新闻联播》等多个栏目关注太原五一广场升国旗、钟楼街和通航博览会。
四、秩序安全平稳,保障措施扎实有力
一是周密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两节安全和市场秩序,韦韬书记、张新伟市长多次部署,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市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先后两次召开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暨假日市场工作会议,李永强副市长对假日文旅市场和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文旅市场工作的通知》,对文化旅游市场监管、服务质量提升、执法监督检查和值班值守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文旅局连续三天组织召开全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线上培训会,参训人员达两千余人次。
二是加强督导检查。节日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每日调度,亲自深入景区及涉旅单位督导检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协调联动。全市文旅系统持续加大文旅市场督导检查力度,共出动检查组127个,检查人员399人次,检查市场主体444家,确保了全市假日文旅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三是加强应急值守。节日期间,全市文旅系统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节日期间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的要求,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信息上传下达,各项数据严格按时按规报送。
四是做好提醒提示。通过新媒体、微信等广泛发布文明旅游提示、安全警示等信息100余条,受到了市民广泛关注和好评。
下一步,全市文旅系统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省会引领带动作用,健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积极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打响“锦绣太原”文旅品牌,全力推动太原文旅高质量发展,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做出文旅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