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新闻中心 > 正文
   
 
河南渑池:变“三愁地”为“增收田”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4-04-29 10:12  来源:网络
 
 

  早上5点,在河南省渑池县天池镇杜村沟村一片梯田式耕地上,烟农张留军一天的忙碌从这里开始。“别小看这片地,样子不咋地,现在却不少‘打粮’!”张留军说,流转这片土地后,每年他光给村民付务工工资都30多万元。

  张留军现年50岁,有着20多年的种烟经历。刚开始从三五亩起步,由于他肯学习、善钻研、能吃苦,很快掌握了种烟技术,2018年搞规模化种植,是渑池烟区广为人知的种烟好手。

  张留军在和村民们一块分级挑拣烟叶。

  这片土地村民耕种有“三愁”:一愁田埂路窄小,农机开不进地,收种庄稼难;二愁虫害多,防治难;三愁光播种子不打粮,收成难保障。

  “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村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乡亲们很想让我给这片地流转了。”张留军说,“以前,这片地种出的玉米杆仅有大拇指粗,玉米籽粒小且干瘪。”

  杜村沟村,地形如其名,沟多,坡陡,田块大多十步到头,可张留军却“一意孤行”,3年前,他把村民几乎要放弃的这片农田流转了。

  流转土地,张留军并非冒然。这些年,他在烟叶种植过程中,学到了土壤保育、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技术,他有信心让烟农眼里的“三愁地”变为“增收田”。

  “扩宽铲平机耕路,‘小道道’变成‘平坦路’,农机能进田,田地深耕翻;清除了田埂上野草荆条,小田块进行拼凑改造,田块变大……”张留军说,整整一个冬天,他彻底把这片农田“改头换面”。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烟草公司给这片地测土配方,给出施肥方案,我‘按方施肥’,养好土地。”张留军说,为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他不仅在大田开展绿肥掩青,还给附近牛场签下协议,购买牛粪,让田地常吃“农家肥”。

  但老艄公也有翻船的时候。头一年,大田烟株长势不均衡,烟叶收入并未达到预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出在机械施肥上。”张留军说,施基肥用饼肥、钾肥和复合肥三种混合使用,机械施肥像筛子一样,刚加速起步,就到了地头,一快一慢,造成施肥不均匀。

  因地制宜,因地而变。第二年,张留军在施肥上改为人工撒肥,“人工撒肥,施肥更均匀了,烟叶长势一致了,烟株长得和小胳膊一样粗。”张留军说,人工施肥虽然投工多了,但烟叶整体品质提升了,还能带给村民更多就业创收的机会。

  和施肥思路一起转变的,还有病虫害防治。张留军坚持病虫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他先用大型农机开展农田冬耕深翻,消灭越冬虫卵和杀死地下害虫;再依托烟草公司绿色防控技术,在烟田释放蚜茧蜂、蠋蝽、赤眼蜂和安装诱捕器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病虫害得到控制。

  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人。眼下,渑池烟区烟叶移栽正当时,张留军带着村民抢农时、抢移栽,这里升腾着丰收的希望……

 
 
 
责任编辑:
水中鱼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河南,渑池,三愁地,增收田,早上,5点,河南省,渑池县,天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海口提前谋划保障“五一”假期车客过海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湖北省襄阳投资百亿元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园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