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地方频道 > 海南 > 正文
   
 
泪目!1949年的这组密码,让海南多了一抹亮红!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0-09-28 13:00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
 
 

  1949年10月1日,人民领袖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后他亲手按动电钮,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

  同一天,琼崖党政军干部和少数民族同胞1000余人,在五指山解放区白沙县毛贵乡(今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也举行了盛大集会,庆祝新中国成立,并升起了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

  然而,1949年的海南岛并未解放,国民党军队从内地溃逃而来,地方反动武装也蠢蠢欲动,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在10月1日开国大典当天升起来的?

  微电影《1949北京来电》,讲述了海南岛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

  电影中的“北京来电”

  全片在五指山取景

  延迟拍摄,等到最美日出

  作为海南本土红色题材微电影,《1949北京来电》的拍摄地点在海南五指山的山区,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人员工作范围涵盖深山老林、崇山峻岭、溪流湖泊……只为了给观众呈现精彩、真实的场景。

  “剧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刚到海南的时候,有些工作人员水土不服,不适应海南的高温天气,可是大家都坚持下来了。”谈及幕后故事,《1949北京来电》执行制片人王奎回想起大家强忍身体不适坚持拍摄的情景,他的眼眶变得有些湿润。

《1949北京来电》剧照

  拍摄条件艰苦,可是演员却很敬业。“当时我们请了武术指导,可以代替倒地、中枪、滚下山坡等有难度的动作,但整个拍摄过程中,男主角都没有用替身,所有动作都是自己完成的。”王奎说。

  电影中不少镜头是夜景,剧组要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驻扎拍摄,一遍遍打磨镜头感,经常要拍摄到凌晨四五点。通常剧组人员和演员回到住处的时候,天已经亮了。“简单休息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准备下一场的拍摄。”

  有一个场景让王奎印象深刻,至今想起来都十分感动。那是在拍摄国民党围追堵截李云忠的一场戏,在拍摄前,剧组挑选了一个拍摄地点,可是当演员穿上服装后却发现现场环境十分“违和”,对拍摄要求精益求精的导演王威,当即决定另选地点。“我们所有人扛着设备,花了45分钟翻了一座山,最后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地方。服装、道具、化妆组的几个姑娘扛着几十斤的道具走了那么远的路,十分不容易。”

  在影片结尾,李云忠将电报完整送达琼崖纵队司令部,一面五星红旗在五指山冉冉升起……这一幕的拍摄也十分不易,在拍摄临近尾声,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打乱了拍摄计划。导演王威认为,红旗应该伴随着初阳升起,“如果红旗是在下雨天升起,总觉得差了点味道。”最终,剧组决定延迟拍摄,最终等五指山最美的日出。

  剧组工作人员和演员们倾心付出的作品,将呈现怎样的精彩故事?这个假期,请登录新海南客户端观看《1949北京来电》,跟随剧情,了解发生在71年前的动人故事吧!

  历史上的“北京来电”

  通过电台接收国旗制法说明

  1949年的海南岛并未解放,在敌军的重重包围之下,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是如何在10月1日开国大典当天升起来的?

  记者通过查阅史实资料,寻访琼崖革命老战士,向读者还原呈现海南岛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背后故事。

  海南岛孤悬海外,距离北京数千里之遥,战争时期形势严峻复杂,尤其是大批国民党军队败逃而来后,他们一方面派遣军舰到广东南部沿海一带布防,一方面集中兵力进行“清剿”“扫荡”,琼崖纵队同党中央之间主要依靠电台通信联络。国旗的制法,也是经由无线电波,从北京传到了海南岛。

  据琼崖西区地委电台台长王禄贵回忆,1949年9月28日上午,他接到琼崖纵队总台电报,让他负责接收新华社发布的“关于国旗制法说明”的电报。

  接到任务后,王禄贵和报务员王会仁、保卫员符亚兴组成接收小组,在村里的一间房子内专心等待电报信号传来。当晚12点左右,国旗制法说明仍然没有收到,村里的妇女主任却着急跑来报信说,“国民党来了!”

  当时,大部队已经提前赶回根据地,王禄贵等人势单力薄,想到宝贵的电台万一落入敌人之手、国旗制法说明将无法获取,他们急匆匆收拾好电台向山上跑去。果不其然,敌人很快就进了村,在村里搜寻无果后,转而进山搜查。

  就在那千钧一发间,妇女主任带着王禄贵、王会仁爬上了一棵大榕树藏身隐蔽,符亚兴从其他方向鸣枪引开敌人。这招“调虎离山”奏了效。王禄贵等人见敌军走远,便从树上下来沿着山路往前走,在一条小溪边找到一间茅草屋,继续等待接收电报。

  凌晨3点左右,一丝微弱的信号响起,当“国旗制法说明”那几组电码传入耳中,王禄贵高兴极了,他目不转睛地抄下650多组电码,并和王会仁分工合作,仔细翻译校对,终于弄清了国旗的制作方法。

  “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条件,结合我们的走访情况,可以推断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通过接收电报的形式才知道制作方法的。”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宣教处处长颜书明介绍说。

《1949北京来电》剧照

  亲手染黄布 针缝五角星

  当时,琼崖纵队司令部驻扎在五指山解放区白沙县毛贵乡(今五指山市毛阳镇毛贵村),同样依靠电台获得国旗制法说明后,大家立即赶制国旗,确保10月1日准时升起海南岛第一面五星红旗。

  琼崖革命老战士梁先衍回忆,由于当时条件艰苦,制作旗面的红布相对好找,但是制作五角星的黄布很难找,制旗的同志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亲自染黄布。

  琼崖革命老战士王召书向记者介绍了当时他亲眼目睹赶制国旗的场景。1949年,王召书刚满19岁,却已经是一名拥有4年作战经验的老兵。当时他从前线返回毛贵时,恰好看见数名妇女围在一块忙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她们正在用针线将黄色的五角星一针针缝到红布上!

  1949年10月1日,在中共琼崖区委书记、琼崖临时人民政府主席冯白驹主持下,琼崖军民千余人齐聚在司令部旁的广场上,隆重庆祝新中国的成立,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海南岛徐徐升起。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泪目,1949,年的,这组,密码,海南,多了,一抹,亮红,1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没有了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电竞海南”品牌力逐渐提升
 
     
 
 
 
 
 
     
 
 
  商家广告
  商家广告
  图文资讯
  实时热点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