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
专访戴书记正好遇上湘潭市政法系统举办为期三天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主题培训班。在访谈的这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戴书记多次提到“创新”二字,创新体现在机制、工作手段等等各个方面。相信以创新为引领,一定会开创湘潭政法工作新局面,为大美湘潭和平安湘潭建设贡献政法力量。
“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依靠原有的社会治理手段、方式去解决问题是很难奏效的,必须坚定走创新之路,思路、方法、手段都要创新。”
——戴德清
日前,湘潭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戴德清在接受三湘综治网专访时指出,社会治理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依靠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机制与手段都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不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湘潭。”
戴德清说,要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善打组合拳。“通过固化网格,整合力量,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举措,实现各部门共建共享,互为依托,互相促进;通过打造将报警平台与应急平台一体化运营的‘警务云’,实现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一调度,更好地方便老百姓解决问题,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技术防控水平,建立立体化防控机制,不断提高人防技防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使人民群众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平安幸福。”
固化网格+整合力量
依托现代信息嵌入智慧城市建设
戴德清认为,现阶段在管理体制难以进行大调整和大改变的情况下,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要放在机制创新上。
“现在省里面提出‘三化一制’,就包括了网格化的管理,而网格化的管理要落地,就必须要依托信息化手段。”戴德清说,“如果没有充分应用信息化的手段,网格管理也是很难到位的。”
“现在很多部门都在搞网格化管理,如党建网格化、计生网格化、城管网格化、司法网格化、廉政网格化、综治网格化,等等。现在的模式是各搞各的,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界定网格的划分范围,固化网格。”
“怎么理解您口中的固化网格?”面对三湘综治网记者的提问,戴德清解释道,“所谓固化网格,就是针对辖区进行网格化划分,比如这个范围内有八栋房子,那这八栋房子就是一个固定的网格。将来党建也是这个网格,人社也是这个网格,计生也是这个网格。网格固化以后,才能把各部门的力量有效整合起来”。
戴德清进一步解释道,把基层各部门整合进来后,就解决人手力量不足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各部门怎么共享信息的问题,在固化的网格内,各部门把自身职能界定好,把任务、责任细分清楚以后,依托综治信息平台,统一负责信息采集,统一负责矛盾协调,统一负责落实各项公共服务,保证好网格化工作的实效性。”
据戴德清介绍,湘潭市即将统一全市包括城乡在内的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工作。在总结现有网格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与信息化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目前,建设智慧湘潭的总体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其中,综治信息平台建设已经纳入了智慧城市的总体方案。”
“网格化与信息化建设互为基础,互为依托,它们是智慧湘潭建设的两个创新之翼,也是平安湘潭建设的重要推手”,戴德清说。
报警平台+应急平台
深化科技创新打造全覆盖警务云
社会治理创新,除了网格化管理手段创新以外,如何将日常报警纳入智慧城市建设,并整合政府资源,与市政府应急管理平台联动运营,也是一个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对此,湘潭又有怎样创新的做法呢?
戴德清给出的答案是一个时下比较流行的科技新词——警务云。“警务云的建设,我们投入了一亿多元,可以确保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不落后。警务云打造成功后,公安指挥中心,同时也是市政府应急联动指挥中心,可以实现点对点、可视化的指挥。”
戴德清说,警务云整合了公安三台合一的报警求助电话(119、112、110)、市政府的12345市长热线以及市政府应急管理平台,目前,将这三个平台整合到一起的,湘潭是全省第一个。
“我们把三个平台整合到一起之后,老百姓将从中得到最大的受益,比如,12345市长热线电话开通了这么多年,但老百姓用这个电话来反应问题的量还不是很大,还是习惯打110,为什么?容易记啊!老太太、老婆婆都记得”,戴德清说,“我们把12345以及市政府应急管理平台整合到公安指挥中心平台后,那些原本属于市长热线的问题,他拨打110反映后,也能迅速汇聚到平台里,再在平台内部流转到市长热线的处理终端。而在过去,很多习惯拨打110反映的问题并不属于警务范畴,110难以处理,同时也加重了公安民警的非警务工作任务。平台自今年8月5日正式运行以来,基层处警量同比下降30%以上,群众反映的非警务求助处置时间也大为缩短。这就是平台建立之后,给公安民警和老百姓带来的最大的好处!”
据了解,目前,湘潭市“警务云”系统已经投入运营,两个牌子一套系统,一个是湘潭市公安局的指挥中心,另一个是市委市政府的应急联动指挥中心。
“平台内部运营有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警务类信息,指挥中心能迅速调动单位处置,非警务类的,也由指挥中心下达指令,快速分流到相关部门,如哪里路烂啦,绿化带被破坏啦,等等”,戴德清说,“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工作的,由市委市政府授权,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确保这些部门迅速行动落实到位。”
戴德清进一步介绍道,为了确保“警务云”平台对涉及其他部门社会管理工作的调度效率,市政府还出台了包括工作制度、责任规定、考核办法、日常调动机制等在内的四个文件。
信息技防+立体人防
从民调垫底到公估第一的转变
在戴德清看来,社会治理工作要搞好,不能仅仅依赖科技创新和资源整合,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的稳定运行方面,技术防控与人员防控,是两个重要抓手,也需要有创新的思维作指导,用创新的手段来保障。
在技防方面,湘潭市公安局现在已经打造了一个治安防控中心,拟建的十大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九个系统的建设。这些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巡查网、“三实”信息采集监测网、网络监测防控网、内部单位(含封闭小区)安全防控及特种行业和场所监测管控网、市际公路检查和电子卡口、电子围栏管控网以及车辆、驾驶员及车辆行驶信息监测网,等等,通过各项措施把人、地、事、物等要素汇聚起来,做到智能分析、及时预警。
“通过对车辆、驾驶人、行程信息的管控,又能反过来帮助侦查破案,这一点,就是从技防角度进行的创新,但这还不够。从人防的角度,我们也做了创新”,戴德清告诉三湘综治网记者,湘潭市在城区街面目前已经建成21个警务站,并进行二十四小时值班。“我们还建立了226个社区警务室,每个社区警务室至少保证有一名民警,两名协警,多的有两名民警,两名协警。”
戴德清说,社区警务室的建立,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各类案件的发生,包括寻衅滋事一类的案件,刚刚发生时,就有人及时制止,能够及时避免酿成大的案件。“我们的警务站是全天候值班,装备也到位了,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公安检查站、街面巡防警力、社区义务巡逻队和单位内保人员等一起,构建了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1-10月份,全市共发生命案8起,与去年同期13起相比下降39%,命案发生率算是很低了,平均每月还不到一起,街头抢劫抢夺发案率,也都有30%左右的降幅。这些数据,充分反映技防与人防创新工作所带来的效果是不错的。”
发案率下降,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不断攀升,直接给湘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带来了明显效果。据戴德清介绍,湘潭市每年都要进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中,有一个社会公认度评估指标,以前公安在执法类单位中都是垫底的,但在2015年打了一个翻身仗,成为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这样的成绩,在我们的历史上,都是没有取得过的,这种成绩的取得,无疑要得益于我们所推行的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戴德清说,“要说经验的话,还是要归功于我们的创新,一是技防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了防范的水平;二是人防这一块,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形成了市(分)局、派出所、警务站、社区警务室、公安检查站的无缝衔接,有效地覆盖了辖区管控范围,起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