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这一段话,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什么认识呢?笔者认为:
首先,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思想力就是行动力,思想就是方向,思想就是旗帜,没有思想,行动就会偏离方向。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的一大,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就写进了党的纲领,之后的历个党纲党章从来都主张 中国传媒联盟 讯:马克思主义一元化。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本来是一个常识问题,但是随着冷战后,西方对我进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宣传,以及一些人学习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于是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曲解和消解,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能够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如果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大家想想,中国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1987年,戈尔巴乔夫出版了《改革与新思维》一书。1988年,戈氏首次抛出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将此作为改革的目标,开始了以“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等等的所谓新思维改革,照搬西方选举民主化,“解禁媒体自由”,公开批判马克思主义,取消马克思主义一元化,实行国家发展思想指导多元化,等等,结果因为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导致人们不再相信马克思主义,苏联红旗从莫斯科红场徐徐降下的时候没有人去挽救它,苏联人民没有发起哪怕是一次游行、示威、抗议,一次也没有。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1989年4月在一本书中指出:“在许多苏联公民看来,斯大林时代是社会得到了一定发展,苏联实现了历史性大跃进,甚至是人们为国家取得的成就而真正感到自豪的时代。斯大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的确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的确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而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的国民收人猛增了4倍,年增长率几乎高达15%、·…在大战前夕,苏联的工业产值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84.7%。.........” 该书把苏联描述的多么美好,但是,这有什么用呢?苏联成为了历史。普京曾对苏联解体事件进行评价:‘若不怀念苏联,证明你是没良心。”怀念就是怀念,苏联不存在了,俄罗斯很难恢复昔日苏联的雄风。今天,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发展,名正言顺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军事、文化多方面成就斐然,基本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在走向全面复兴,西方敌对势力巴望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走苏联解体的道路,在这关键的时刻,谁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他就是没有头脑。
其次,我们要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我们要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所以“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比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科学知识的论述是具有普遍学术意义价值的,比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自然辩证法》等等。这些就是基本原理,是正确的,科学的,我们没有理由去反对它,而是必须把它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但是,恩格斯认为,任何人都要受到三种条件的限制:时代(历史)的局限性,知识(实践能力)的局限性,思维能力的局限性。马克思也说,《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基本原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8页)所以,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一成不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综前所述,我们今天所言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集体形成的治国理政理论共同组成的,任何割裂二者的说法都是不完整的,我们必须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很多人反马克思主义,就是抓住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初的只言片语的漏洞,说马克思主义如何如何的不切实际,但是这些人从来就不知道,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教条主义的党,而是一个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党,从毛泽东同志开始的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来没有哪代中国共产党人完完全全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照搬照抄,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上升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再次,必须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15周年期间在澳门大学与学生们交流时说,“五千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而且我们是没有断流的文化;要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可以说,这句话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最精辟的概括。如果我们不树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我们就会走苏联的老路,我们就要亡党亡国,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没有希望。近代以来的无数志士仁人,无不向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他们都失败了,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没有谁把中华民族带向繁荣昌盛,最多起到改良一会,昙花一现的作用而已。然而今天,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屹立世界东方,精神振奋。邓小平同志说,“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我们没有理由不树立“四个自信”,我们没有理由完全走西方之路。
最后,要掌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是靠精读、熟记,那样容易犯教条主义错误,然而只注重调查研究而忽视理论指导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根本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同志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这不仅表明了学习马列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提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学什么、怎么学’’的基本问题。“学马列要精”是说要掌握精髓和实质;“要管用”是讲学习的目的,也是讲学习的效果。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读书,要少而精,什么书都读都学,结果什么也学不到,而且越学越糊涂。邓小平同志谈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体会,他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82页)。可见,邓小平同志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不是很多,但是,邓小平同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那些熟记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作品如流的博古等留学苏联的人反而误导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因此,学习马列,不要求一定要全部读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把关键的要领“ABC”学会就可以了,然后,要学习管用的,就是学习那些用得上的,符合实际的,用不上的东西,学不完,学来也发挥不了作用,学来干什么?现在网上出现了大量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文章,笔者认为,这些文章的作者,要么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要么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不精的人,他们成天批判马克思主义这样是错的,那样是错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许多说法确实是错的,但是这些作者不理论联系实际,他们不知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过时理论,中国共产党早就抛弃了。一句话,学习马列主义的方法,四个字:要精,管用。(贵州省纳雍县姑开乡党政办 杨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