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评论 > 正文
   
 
网络传销再变异 怎么才能清除这颗毒瘤?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3-08-29 09:49  来源:经济日报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梁瑜认为,“一入传销深似海”。除了公安机关集中打击、重点严惩之外,还需要筑牢社会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防范网络传销骗局。对公众来说,也务必要保持警觉、提高防范意识。

  缴纳会费“赚大钱”、低额投资“套白狼”……有人幻想天上掉馅饼,不料却是传销组织“画大饼”。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便利性、快捷性,网络传销来势汹汹,不断产生“新变种”,有的甚至披着国家政策的“外衣”登堂入室,危害经济社会发展。

  “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想一夜暴富的人很多,有的执迷不悟等发财,有的想火中取栗、赚一点就跑,但实际上,参加传销的人,没几个能完全弄懂“游戏规则”,想赚钱更是难上加难,大多血本无归、负债累累。重庆“魔幻农庄”网络游戏传销案、河南“美特美”网络传销案、浙江“拼拼有礼”网络传销案……一个个案例背后,是传销受害者的一部部血泪史。

  传销一直是经济和社会的毒瘤。那么相比传统传销,新型网络传销有什么特征呢?其一是架构更加复杂庞大,受害者更多,比如“魔幻农庄”的注册玩家就多达15.8万人。其二是欺骗性、迷惑性更强,比如不法分子常歪曲利用数字货币、元宇宙、区块链技术等热门概念混淆视听。三是传播范围更广,得益于互联网的无边界特点,新型网络传销组织蔓延很快,呈现出“裂变式”增长态势,波及地域更多,有的甚至在境外架设服务器。也正因此,遏制此类犯罪面临很大挑战。

  新型网络传销,行骗范围不受限制,“杀熟”“杀生”灵活自由,短时间内就能裹挟大量人员和资金,既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也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面对生活中的“十面埋伏”,仅靠警方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民众上当一次醒悟一次,显然远远不够,还必须出拳更快更重。“反射弧”太长,受骗的人就可能更多。

  据了解,为进一步遏制网络传销发展蔓延势头,公安部近期已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网络传销犯罪集中打击行动,重点打击涉及重大民生问题和打着重大政策旗号的新型网络传销、跨境网络传销等传销犯罪活动。

  有人称,网络传销已进入“3.0时代”。那么,除了公安机关集中打击、重点严惩之外,还需要筑牢社会免疫屏障,从而有效防范网络传销骗局。一方面,要针对新型网络传销的特点,善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和网监系统等平台,提升堵截能力和精准打击能力,力争实现对网络传销行为“露头就打”。

  另一方面,各地要加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全链条的打击合力。例如,公安机关与银行系统在技术与业务上双管齐下,加强支付安全管理,提升网络传销风险防范能力;执法部门与文化部门共同行动,发布典型案例,加强宣传,进一步普及识别网络传销的知识等。

  “一入传销深似海”。对公众来说,也务必要保持警觉、提高防范意识。要知道,若真有好的商机,肯定早就有人下手,不会还在互联网上等着你。正所谓换汤不换药,虽然网络传销花样繁多,但本质上还是“上线瓜分下线投入资金”的圈钱游戏,手段依旧是“拉人头”。那么就要谨记,“入门费”不碰、“拉人头”不碰、“按人头抽成”不碰,不受高额利益诱惑,这样才能避免稀里糊涂掉进“坑”里。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网络,传销,变异,怎么,才能,清除,这颗,毒瘤,核心,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推动电子处方在更大范围通行(微观)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支撑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