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庆宜秀区东北部,安庆市宜秀区五横乡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镶嵌于皖西南的山水之间。这片面积达66.2平方公里的土地,距离市区仅25公里,却隐匿着都市人向往的诗意与宁静。这里不仅有“村在林中、房在绿中”的生态画卷,更有“千年文脉、名人辈出”的深厚底蕴,还有“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活力景象。
如今,五横乡正以“生态立乡、文化兴乡、旅游强乡”为发展定位,沿着“生态为基、文脉为魂、产业为翼”的发展路径,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生态为基:绘就宜居宜游山水画卷
生态是五横乡始终不变的发展底色。全乡森林覆盖率超65%,大龙山余脉蜿蜒境内,山峰层峦叠嶂、四季风光各异;乡域腹地的杨亭水库,湖水清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岸边翠竹,既是农田灌溉的“生命线”,也是游客露营写生、村民休闲垂钓的好去处。
近年来,五横乡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杨亭村为示范标杆,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清理河道沟渠、整治村容村貌,让每一条小巷干净整洁,每一户庭院充满生机。依托“国家级森林乡村”基底,该乡打造花溪茶谷休闲区、千亩生态茶园观光带;引入农林企业盘活闲置土地,建成采摘园、林下露营地等;2025年6月,1.2公里长的杨亭村漂流项目正式运营,单日最高接待游客破1000人次,形成“春采茶、夏嬉水、秋登高、冬养生”的全季旅游业态。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美丽宜居村庄”“全国文明村镇”,正是对这片生态沃土的最佳认可。
文脉为魂:传承崇文重教千年底蕴
文脉是五横乡区别于其他乡镇的独特标识。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从这里走出,用一生诠释家国情怀,“两邓故居”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守护这份文脉,五横乡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文旅发展深度融合。修缮邓稼先故居、建设文化广场,让名人故事融入乡村景观;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推出“流动微党课”进景区、进农户活动,培育120余名“小小红色讲解员”,让邓稼先爱国奉献事迹代代相传;以“两邓故居”为载体,开展“主题党日+红色研学”活动,联合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艺术学院开发“探寻稼先足迹”“传承篆刻艺术”等沉浸式课程。2023年以来,累计接待党员干部、高校师生超8万人次,接待研学团队超300批次。如今的五横乡,古朴民居与文化场馆交相辉映,老人讲历史、孩童诵诗词的场景随处可见,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产业为翼:激活富民强乡发展动能
产业是五横乡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依托生态与人文双重优势,五横乡构建“生态农业+乡村文旅”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生态农业领域,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由杨亭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深耕“龙山野茶”国家地理标志品牌,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茶园1200亩,年产量超8000公斤;持续培育“龙山云雾”“龙山云尖”等知名品牌,带动30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
在乡村文旅领域,五横乡整合多类资源,培育10余家“农家乐”,推出“粉丝煲”“菌菇炒鸡蛋”等特色菜品;打造多元业态,整合茶叶、粉丝、菌菇等特产,实现“线下体验、线上销售”。2023年以来,全乡乡村旅游接待量突破20万人次,产业兴旺让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推动五横乡从“生态美、文化优”迈向“百姓富、后劲足”的新阶段。
从生态宜居到文脉传承,从产业兴旺到百姓幸福,五横乡用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立足自身优势的“精准发力”。如今的五横乡,既是都市人逃离喧嚣的“后花园”,也是本地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未来,这里将继续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引领,优化文旅发展格局、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品牌营销、培育专业人才,努力打造成“生态优美、文化厚重、业态丰富”的乡村文旅示范样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