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民族舞剧《红楼梦》何以一票难求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4-10-14 08:26  来源:网络
 
 

  太虚幻境、纱幕低垂,金陵十二钗从景深处款款走到台前,精致、克制、唯美。近日,民族舞剧《红楼梦》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随着演员一次次谢幕,观众的掌声与欢呼声持续不断。

  以开场售罄为始、掌声如潮收尾,江苏大剧院出品的民族舞剧《红楼梦》自2021年首演以来,已走过34座国内城市,演出270余场,与约45万名观众双向奔赴。今年9月首次出境在新加坡演出,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张力和当代审美带出国门。

  改编经典,自带光环,亦有束缚。民族舞剧《红楼梦》究竟有何魅力一再请君入梦?

  第一重美,青春视角新说红楼。将一部有120回的章回体小说浓缩为约2个小时的舞台演出,视角与叙事尤其重要。民族舞剧《红楼梦》为古典意蕴找到了当代表达,黎星、李超两位青年导演没有拘泥于常规路数,演绎出年轻人心中的红楼。

  整部舞剧叙事上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结构,分为“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十二章目,既各自独立又可串联成篇。其中,不乏元妃省亲、刘姥姥进大观园、黛玉焚稿等名场面,还创造性地加入金陵十二钗合体等新场面,构建具有当代艺术青年观点的舞剧语汇。

  “一条宝黛感情纠葛主线,一条贾府家族兴衰辅线,用传统章回体形式对经典进行解构,两线并进串联全剧十二章目,这是改编创排过程中最大的创新。”该舞剧导演、主演黎星说。

  第二重美,中式美学赋韵金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转化为舞剧则需要赋形于视觉。“民族舞剧《红楼梦》的美学是传统的,它的审美、气息,包括舞美、服装细节等设计,我们都用了中国传统的语汇去进行包装、解构、整合。”在李超看来,这部舞剧就像“转接口”,一边连着传统文化,一边连着现代审美。

  看服装,以清代古画和戏曲服饰为灵感,融入原著寓意人物性格的花语,既赋予金陵十二钗强辨识度,也体现美人如花摇曳;看舞美,巧用中国水墨画虚实相生的创作理念,将帷幕、屏风、桌椅和灯光巧妙搭配;看灯光,将层层帘幕作为载体,光影设计上选取流光浮云、珠帘金屏、落花滴雨等视觉元素,营造出大梦一场、虚实之间的大观园气质。

  第三重美,翩鸿一舞引人入梦。用舞蹈动作表达出人物内心情绪,颇具挑战。排练时,每位演员不仅要熟读原著,还要为角色写人物小传,一个小眼神、小动作的拿捏,都需要与人物严丝合缝。

  精明强干的王熙凤在剧中有一个非常符合她性格的设计——“指”,有惩戒下人的“指”,有打小算盘的“指”,有表示赞许的“指”……“舞剧相对抽象,主要靠动作的编排以及演员对动作力度和节奏的处理来凸显人物性格,更离不开对人物的理解。”王熙凤的扮演者李倩说。

  文化生产是创造性劳动,核心在人。人才济济、新人辈出,文化才能繁荣兴盛。

  “别的剧都是先有团再有剧,而我们是先有剧后立团。”江苏大剧院总经理、民族舞剧《红楼梦》出品人廖屹说,上级主管部门坚持对意识形态“不撒把”、对艺术创作“不干预”、对成果体现“不苛责”,最大程度把创演主导权交给年轻导演、编剧、作曲和舞者,充分激发出青年艺术家的创新创造活力,也让江苏大剧院探索出一条联合多个制作方为主创模式、以打造生产型表演艺术中心为主要目标的原创剧目生产制作路径。

  去年8月,民族舞剧《红楼梦》摘得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业内专家评价,该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品与现代顶级舞美的对话,彰显了“第二个结合”的实践伟力。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民族,舞剧,红楼梦,何以,一票,难求,太虚,幻境,纱幕,低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文物“岁修”为文化遗产“养生”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第十六届国际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启幕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