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菊兰,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齐伯镇的一位年轻妈妈,自幼疾病就无情地夺走了她右眼的视力,而左眼也仅能看到模糊的世界。5年前,一次外伤又让她视力进一步下降到微弱的光感。13个月前,儿子出世了,看看自己孩子的模样,对每一位妈妈来说是太过平常的事,可对于她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新华网北京9月22日电 7月8日,随着“中国石化”健康快车来到安顺,这列温暖的列车给这个贫困而绝望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从见到她的第一刻起,这位可怜的妈妈就牵动着列车上每一个医务人员的心。北京友谊医院和安顺人民医院的医生立即成立专家组,连夜讨论诊治方案。付菊兰失明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先天性白内障造成的,经过手术可望恢复一定的视力。带着无数人的期待,经历了缜密的安排和紧张的手术,在打开纱布的一瞬间,这位妈妈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她真的看见了自己的孩子。
9月21日,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探访团走进贵州安顺,了解该项目在当地的实施进展,探访贫困白内障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慰问在扶贫治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截至9月21日,“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在贵州安顺已治愈白内障患者900余人。
座谈会让探访团成员对安顺站的工作进行了全面了解,健康快车创会主席方黄吉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原会长俞晓松、国家卫计委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胡美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宣传工作部副主任王涛、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谢劼,以及国家卫计委、贵州省卫计委和安顺市有关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当日,探访团成员还前往“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停靠地,参观火车医院、看望车上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慰问车上医务人员,并前往基地医院进行探访。探访团成员还下乡慰问了两位复明患者和他们的家庭,给他们送去了特别的关怀与温暖。
这是中国石化冠名的健康快车第二次驶入贵州,2007年到访过贵州黔西南,当时完成了白内障手术995例。截至2015年底,中国石化累计为健康快车捐款12590多万元,用于健康快车火车医院、培训中心、治疗中心等各个慈善项目。2004年,中国石化参与到“健康快车”慈善事业中来,2007年捐资建造了以“中国石化光明号”命名的火车医院,搭载着当前医学界最先进的白内障治疗设备和精通白内障技术的医护人员,每年赴国内3个地区救治贫困患者,每个地区停留3个月、每年平均治疗3000人。“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不仅送光明,还通过捐建白内障治疗中心、培训医生、捐助医疗设备等方式,使健康快车开走后,当地医院有能力继续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做手术,为当地留下“开不走的健康快车”。
2004至2015年,中国石化健康快车已开进18个省市自治区29个地区,共计32站次,累计治愈贫困地区白内患者达3万多人,并建成14所白内障治疗中心。中国石化在广西桂林和玉林、新疆喀什、四川绵竹建成了显微眼科手术培训中心的4座白内障治疗中心。中国石化还向白内障治疗中心赞助治疗设备,使其能独立进行白内障手术。
据悉,“中国石化光明号”健康快车仍将在安顺停留一段时间,预计还将开展近200例白内障治疗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