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0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

△汶川地震过后,受灾严重的映秀中学成为一片废墟

△映秀镇,裂开的土地

△一名母亲在废墟之中守着她孩子的尸体大声哭泣
“
时隔八年后,有些瞬间我们依然难以忘记。八年前,参与汶川地震现场采访记者们,今天发了什么朋友圈?首次披露!5.12汶川地震,记者们的真实见闻。
”

GRT记者顾鸣: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我们在第二天赶到什邡镇的时候,整个镇政府的广场上都摆满了遇难者遗体,我们要去镇政府后面的物资仓库,只能从遗体中间留出的小道穿过去,那每一张脸都是真实的,几乎每一张脸我都记得;后来我在东汽中学又见到了相同的场景,学校操场上摆满了装在黄色袋子里的学生遗体,一位母亲在家人的陪同下,颤巍巍地打开一个装尸袋,看到自己孩子的遗体,她只是轻轻地啜泣着,为孩子擦去脸上的泥沙,那一幕真的太震撼了,原来人悲伤到了极点是这样的;最后让我情绪崩溃的是第七天我们去到位置较深入的红白镇,我在红白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见到了学校的校长,校长的眼睛里已经严重充血,声音也嘶哑了,他说这几天他一直在废墟里找他的孩子们,不管是生是死,学校的操场上整整齐齐地摆着一百多个样式统一的书包,校长跟我说,这些书包的主人都已经不在了,地震发生时除了一个班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其他人都已经进教室准备上课了,最后只有上体育课的这个班躲过了一劫……“有的孩子挖出来的时候都已经断成两截了!”校长激动地说着,仿佛希望被埋在废墟里的人是他。那一天下午的全国哀悼我选择在了红白镇中心小学默哀,后来家里的同事问我那篇报道为什么我没有出镜?而且稿子做得极其简单? 我没有说,那次是我职业生涯第一次萌生出想砸烂摄像机和扔掉话筒的念头。
GRT记者唐建恒:
八年了,时间可以远去,这段记忆从来不曾远离。那一年,同行的卢老师收获了爱情,我却认识了生命可贵,伴随我俩各自成长。 512,一个我永生无法回避的日子!汶川,一个让我爱得死去活来又恨得咬牙切齿的地方!
GRT记者闫冬:
时隔多年,回想起在汶川做赈灾报道的日日夜夜,回想起那些受难的同胞,心头仍隐隐作痛,很想找个时间再回去看看。祝愿他们的家园越来越好,远离灾难,远离痛苦,幸福伴随左右。


GRT记者邵维:
八年前,毛头小子第一次上“战场”,带着沉甸甸的使命和无畏的心。至今,仍因为那一刻曾在汶川“战斗”过,以及和那些“最可爱的人”并肩“战斗”过而激动和感动。

广东广播电视台高瞻:
8年前,带着一个电视新人的热情和懵懂踏上那块土地。忘不了那些频频揭开人未愈伤疤的余震;忘不了医院里有些断了手脚的孩子、因为看到镜头而露出的笑脸;忘不了安置点里那些坐在废墟上的孩子们说下的六一节愿望。。。。。。8年,孩子已经长大,他们现在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如今我沉浸在生活的种种日常中,突然看到前辈老师们在朋友圈提起“512”,很奇怪的,找到了一些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
八年前的今天,汶川地震重创了每一个遭受灾难的家庭,没有人能轻言忘却。八年过去,重建工作仍在继续。回顾那些定格的瞬间,祭奠历史,悼念遇难者。
”
最后的短信
(一位伟大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呈跪拜状死去,姿势诡异。仔细查看,才发现有个婴儿被她呵护在身下,毫发无损。一旁的手机,留下她最后的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陪伴
成都锦江区妇产科医院在地震后将即将生产的产妇转移到了室外,一名丈夫给妻子送上深情一吻,陪伴妻子。

11岁哥哥背3岁妹妹逃生
地震发生时,小吉万在距家几十公里的学校,一路狂奔回家,余震不断。父母出外打工、爷爷奶奶年迈,小吉万担负起背妹妹逃生的责任,早上5点出发,整整徒步12小时。

敬礼娃娃
废墟之中,解放军战士用一副简单担架抬出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刚从废墟中重生的小男孩,忍着疼痛举起了右手,给解放军叔叔敬礼。

最牛校长
绵阳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起,每学期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汶川大地震前,叶志平刚花40多万加固教学楼。地震发生时,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按照平时的演习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无一伤亡。

△叶志平
2011年,叶志平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去世。当时在病房里的同事说:“叶校长什么都防到了,就是没有防到自己的身体。”
汶川地震八周年:回忆是一种力量!
8 年过去了,逝者安息,生者自强。修复伤口是为了更好的生活,2008 年14 时 28 分 04 秒 , 一个永远无法被忘记的时间,一段 8 年过去依然会感到伤痛的记忆。
但活着我们不要忘记互相鼓励、相携前行的坚强,还有废墟上重新站立的新生。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愿世间少些磨难,愿你我安好,珍惜眼前。
谨此,纪念汶川地震八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