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在线消息(张庭铭 四川日报记者 江芸涵) “我个人觉得,学生的班级管理应该像放风筝一样,把线紧拽在手里——严守,然后让风筝在空中自由飞翔——自治,做到严而不死,松而不乱”。5月13日下午,在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论坛”上,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校长毛道生分享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与会者的共鸣。
作为四川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重要活动之一的“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省内外近50所中学、教研机构的校长、专家和教师参加。本次论坛采用“主题演讲+现场研讨”的形式,以“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着“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建设教师队伍?”两个主题展开。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分处于教育体系中的不同阶段,负有共同的责任使命,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说,回顾学校70年师范教育史,谋划学校与基础教育的协同发展,就是希望能够更好地面向基础教育、更好地依靠基础教育、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
在谈到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时,毛道生借鉴了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仿造了一句“管是为了不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施行自我管理,从内心接纳针对自己的有效管理。我校实行了一套民主班规制定和管理的方案,让每个学生用第一次班会课做三件事。第一,认真思考自己的学习目的。第二,自查、自评、自纠,根据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判断有哪些是可以改正的。第三,你觉得自己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困难,然后班干部收集,复印三份,我一份、帮助管理同学一份、学生本人一份。整个制定和执行过程,让学生觉得我没有管他们,是他们自己在管自己。”
对此,成都七中的校长刘国伟也认为,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同,学校教育的教育者——老师不仅仅要有学识广博、品德高尚,而且还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