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9月28日发表题为《面对夜间醒来的情况该怎么办?重新入睡最有效的关键是什么》,作者马丁娜·科尔特斯·莫斯凯蒂。文章摘要如下:
哈佛专家建议,如果反复出现夜间难以重新入睡的情况,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就应咨询专业人士。
深夜醒来是影响很多人的常见现象,很可能降低睡眠质量。这种睡眠中断绝非孤立事件,它揭示出影响整体健康与生活福祉的多重模式。
据专家收集的数据,约31%的成年人每周夜间至少醒来三次,其中8%的人难以重新入睡。尽管这些现象可能令人不安,但专家指出,采取特定策略可帮助恢复睡眠,避免偶发性失眠演变为长期困扰。
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副教授、睡眠与昼夜节律障碍专家丽贝卡·罗宾斯指出,夜间醒来是自然生理周期的一部分。
“其实我们都会在夜间某个时刻醒来,只是大多数人并未察觉。”罗宾斯解释道。许多微觉醒现象不易被察觉,但若持续时间过长或频率过高,则可能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夜间醒来的原因多种多样。斯坦福大学睡眠医学中心的睡眠专家香农·沙利文指出,压力、如厕需求、饮酒、某些药物或睡眠呼吸暂停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夜间醒来。
此外,噪音或光线等环境因素也可能干扰睡眠。沙利文提醒,虽然找出诱因有助于预防下一次发作,但并非总能找到明确原因。“唤醒你的因素未必是让你保持清醒的原因。”她同时指出,过度担忧可能加剧失眠症状。
当睡眠突然中断时,专家建议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丽贝卡·罗宾斯医生强调,首要原则是避免看时间,因为知晓具体时刻会引发焦虑,并激活应激反应,从而进一步干扰睡眠。她还提醒,要注意别看电子屏幕,因为其发出的光线会扰乱昼夜节律,阻碍身体重新进入休息状态。
麻省总医院睡眠检测中心神经科主任米莱娜·帕夫洛娃建议,如果存在环境干扰因素(如温度不适、噪音或光线过强),理想做法是予以纠正。
如果不适感持续,且合理时间内仍无法入睡,可以选择起身离开床铺。
作为神经学家,帕夫洛娃警告说,在床上躺太久是个错误,因为这非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加剧失眠。相反,她建议进行安静且刺激性较低的活动,如阅读、深呼吸、轻柔伸展,甚至做些简单的家务,比如叠衣服。
丽贝卡·罗宾斯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因为这些动作能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打破大脑对床铺与清醒状态的联想,从而更容易重新入睡。
当困意重返时,专家建议重新躺下尝试入睡。如果失眠持续,可重复此过程直至入睡。罗宾斯强调保持放松心态的重要性,并建议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我很快就能睡着”,以免对失眠的情况做出过于激烈的反应。
面对频繁失眠,专家建议检查睡眠卫生状况,并建立规律作息。帕夫洛娃指出环境的重要性,应保持卧室凉爽、黑暗、安静,还要配备舒适的床铺。
如果深夜醒来的情况持续数周时间,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专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便找到深层次原因。但专家还劝慰受到困扰的群体,阶段性失眠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不需要过于紧张。
专家指出,睡眠情况能反映出生活节奏变化。养成良好习惯和保持灵活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身心平衡,进而通过良好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