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今日头条 > 正文
   
 
重现“龙泉漱玉” 展现元明时期白浮泉风貌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迎客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3-04-10 08:34  来源:北京日报
 
 

  4月8日,承载着元代运河北端引水济漕历史记忆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开园迎客。公园紧邻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在完成都龙王庙、龙泉禅寺、九龙池及碑亭文物修缮基础上,增加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以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重现大运河北源头“龙泉漱玉”历史盛景。

  开园首日,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内热闹非凡,沐浴着丁香花的芬芳,徜徉在西府海棠、连翘以及嫩柳营造的春日美景中,从全市各地来的游客携朋带友、嬉戏拍照,尽情感受这里的人文历史与自然山水。“四月的昌平春暖花开、风清气爽,今天和朋友来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感觉非常舒适。九龙池不仅景色美,而且历史文化深厚,让我们对大运河有了更深的了解。”市民杨慧说。

  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正面刻有“龙泉漱玉”四字,穿过牌楼进入景区,就正式开启了白浮泉文化之旅。龙泉禅寺内,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对元代郭守敬引水济漕的历史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配以互动问答、全息投影等方式进行立体展示,完整讲述了“运河源头”的精彩故事。

  顺着龙泉禅寺一侧的山间小径登上龙山之巅,就来到都龙王庙。“郭守敬解决了元大都漕运水源问题后,元朝中期又在白浮泉所在的龙山山顶修建了都龙王庙,号称‘都管天下龙王之庙’。”昌平区大运河白浮泉遗址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叶建伟介绍。推开正殿大门,东西山墙上保留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绘制的讲述久旱求水故事的“找水记”壁画,反映了在那个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人民朴素的情感和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循着山径绕龙山北侧下山,就到了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九龙池。九龙池四周绿树环绕。池边,9座龙头将清泉源源不断注入池内,上方的仿古碑亭牌匾上写着“白浮之泉”四个大字。亭中立有石碑,正面刻着“白浮泉遗址”,背面书写了由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撰文、著名书法家刘炳森书写的《白浮泉遗址整修记》。碑文讲述了白浮泉遗址与元大都及通惠河的关系,现已成为重要的历史记载。如今,九龙池池壁内管道进行了更换,白浮泉现已恢复了汩汩流淌,重现当年“龙泉漱玉”的盛景。

  作为元大都漕运通航引水工程,白浮泉遗址于2013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开园的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以白浮泉历史文化遗产为基础,与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融为一体,形成山水相映的空间布局,打造白浮瓮山河文化景观带,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提升白浮泉遗址山水环境品质。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总规划范围63.16公顷,将分期建设实施,目前首期11.6公顷已建成投用。接下来,昌平区将继续开展占地约31.15公顷的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凤山及化庄村拆迁区域,将呈现引水文化拓展区、凤山森林生态区以及探源春秋、乡居泉韵、芳甸秀野、凤山畅远“两区”“四景”。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重现,龙泉漱玉,展现,元明,时期,白浮泉,风貌,大运河,源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北京“山花经济”带给山村新希望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津兴铁路铺轨全部完成 为年内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