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地方频道 > 重庆 > 正文
   
 
重庆现昭君牧羊雕塑 官方称她在塞外有牧羊经历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05-22 13:18  来源:重庆晨报
 
 

重庆现昭君牧羊雕塑 官方称她在塞外有牧羊经历

“因为是学中文的,所以就很敏感,第一眼看到就觉得这四个字不对劲。”日前,在重庆大学中文系读大三的小赵和朋友在沙坪坝三峡广场聚餐,几个人在新世纪超市旁的空地等人时,被一组雕塑吸引,雕塑上“昭君牧羊”四个大字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中文系学生

牧羊的是“苏武”

“错了吧,牧羊的不应该是‘苏武’吗?”看着雕塑,小赵提出了疑问,很快得到了朋友们的附和。

当晚,回到学校的小赵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发现输入“昭君牧羊”四个字,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图书馆用知网搜索,都没有发现相关的内容,“出名一点的典故,也只有昭君出塞。”而“苏武牧羊”不仅资料详尽,还有明确的出处,“《苏武牧羊》,原典故出自班固所著,《汉书·李广苏建传》。”说的是汉武帝派遣苏武出使匈奴,后被留为人质的故事。

经过查询,小赵和朋友更加觉得三峡广场这个雕塑可能存在错误,“根本没有这个典故,怕是弄错了。”随后,小赵把自己的怀疑发到了微博上。

商户居民

早把“昭君牧羊”当地名

昨天中午,本报记者来到三峡广场,发现六只形态各异的银色金属羊雕塑,头朝着广场中心的位置被放在新世纪超市出口处的空地上。羊群的中间,一块高一米八左右的长方形金属碑上,描画着一位古装女子,碑身的一侧被雕成琵琶的形态,碑的正上方写着“昭君牧羊”。

昨天是周六,这个群雕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记者在雕塑旁待了半个多小时,一直有小朋友跑来和羊群合照嬉闹。

不过,并没有多少人专门留意碑上“昭君牧羊”几个大字。“这儿一直很受孩子欢迎,不过这些羊是才弄的。”就在雕塑旁开了家餐饮店的王女士记得,去年,这儿还是几头个子有些高的铜羊,已经破损得有些严重了,“今年五月,广场的管理部门才把铜羊撤了,新放了这些银色的小羊。”

至于“昭君牧羊”的名字,广场上的多家商户都称,已经叫了多年,“三峡广场才建起来没多久,这个地方就有这些雕塑了,一直都叫‘昭君牧羊’。”

在天陈路住了8年的何大爷说,周围的邻居们,基本上都把“昭君牧羊”当地名了,“一说在‘昭君牧羊集合,都晓得是那儿。”在记者询问的多家商户中,没有一家对这名字提出过“质疑”。

不过,仍然有不少人和小赵一样,对“昭君牧羊”这个名字提出了疑问,其中很多都是在附近大学上学的学生,“我觉得这怕是典故用错了吧,王昭君当时出嫁过去是王后,怎么可能牧羊?”在重庆师范大学读研究生的赵烨这样认为。

何小姐也觉得这个名称用得有些不妥,“万一这些孩子以后只晓得有‘昭君牧羊’,不晓得昭君出塞、苏武牧羊怎么办?”

管理者

这不是用典是场景描绘

那么,三峡广场的管理方当初为何要给这个雕塑取名为“昭君牧羊”呢?

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联系上了三峡广场管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对方回应称,“昭君牧羊”的雕塑已经摆放多年,之所以起名“昭君牧羊”,也并不是用典错误,“这个雕塑描绘的并不是某个典故,而是对于王昭君在塞外生活的场景的描述。王昭君生活在塞外,应该是有牧羊经历的。”

而管委会工作人员也证实了雕塑周边商户的说法,称三峡广场周围许多居民都已经直接把雕塑所在的地方,叫做“昭君牧羊”,“大家已经叫习惯了。”

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董小玉表示,历史上确实是没有“昭君牧羊”的说法的,文学作品里也少有这样的描述,而“苏武牧羊”则在中国历史上有出处,是受到社会公认的历史典故,“历史文学是可以允许想象的,但是如果要将一种文学想象的场景用作一处地名或地标,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事情,有可能会让市民造成误解。”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重庆,昭君,牧羊,雕塑,官方,她在,塞外,经历,为是,中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国际博物馆日看重庆自然博物馆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新郎穿女士内衣被绑游街 重庆市民疑绑架报警[图]
 
     
 
 
 
 
 
     
 
 
  商家广告
  商家广告
  图文资讯
  实时热点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