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8日讯 5月27日,在第三届安顺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媒体见面会上,中共普定县委、普定县人民政府宣传部部长彭勇表示,普定将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围绕旅游“六要素”,努力做到硬件要硬,软件不软,努力打造普定全域旅游升级版。
普定县位于安顺市北部,总面积1091.6平方公里,辖6镇5乡162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总人口48.38万人。2015年来,普定打造出了秀水、沙湾、百花、思源等农业旅游示范点,吸引省内外众多游客到普定休闲旅游。在全县没有一个收门票景点的情况下,2015年普定县旅游在全省105个旅游景区的年度排位中排位35位,在全市县(区)中的排位中名列第三,仅次于西秀区和平坝区。
今年以来,普定接待县内外游客192.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7%和42.3%,普定的全域旅游已迎来井喷式增长。
近年来,普定抢抓“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机遇,立足文化厚重、交通便捷、区位突出、生态优越的比较优势,坚持农旅结合、文旅结合的发展思路,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举全县之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彭勇介绍,普定通过对县域旅游资源、产业基础及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农、土、俗”上做文章,在“新、奇、特”上 下功夫,农旅共舞,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目前,普定循环农业示范园、沙湾农业大观园、思源生态园、化处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秀水健康养身产业园等18个现代农业园区从无到有、覆盖全境。这些园区或以农耕文化为特色,或以精品水果采摘为亮点,或以休闲养身为招牌,农旅一体、多产融合,已经成为普定旅游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乡村旅游点围绕县城、围绕小城镇、通过城市干道、通乡通村公路连成一串,形成乡村旅游群落,让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让农业、旅游和服务业实现有效对接,更让田园变成公园、家园变成花园、农区变成景区的全域旅游发展势头在普定大地上风声水起,一幅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旅游画卷正在绘就。
彭勇强调,普定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坚持政府引导、社会主体、全民参与,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当地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的融合,丰富旅游内涵,创新旅游业态,延伸产业链条,凸显了“接二连三”。目前,全县建成农业园区18个,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8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39家。
2015年4月,普定县委政府搭建平台、贵州兴伟集团投资开发、秀水村民全民参与,依托该村的秀丽山水,兴建集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生态产业园。目前,普定通过秀水“五股”的实施,逐步实现贫困户与政策投入精准挂钩、与特色路子精准挂钩、与产业链条精准挂钩的旅游扶贫“三个精准挂钩”,走出了一条社会力量包干扶贫、旅游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新路。在一年不到的时间,秀水实现了从无产业、无集体经济、无增收来源的“三无”贫困村到生态秀水、美丽乡村的嬗变,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448元提高到2015年的10038元,同比增长84%。
未来几年,普定将努力打造普定全域旅游升级版。一是加快便捷交通体系构建,让普定融入贵阳一小时经济圈,安普城市干道投入使用,让普定与安顺实现同城化发展;二是加快食宿体系建设。普定现已建成三星级酒店3家,旅行社1家,60余户农家乐经营户,旅游从业者达万余人;三是加快旅游商品建设,重点打造朵贝贡茶、夜郎蜂蜜、马场水磨面、金刺梨、化处荞皮、苗干妈鸡蛋干、苗族刺绣等旅游商品,逐步形成了以茶叶、蜂蜜为主导产品的普定旅游商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