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2点左右,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少普乡两名走失1天多的男童,在当地同时被找到。据悉,这是自11月份以来,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发布的第15名、第16名贵州走失儿童的案例。
在这16名走失儿童中,目前已有15名儿童在3天内安全回家,均没有受到任何伤害。剩下1名儿童,公安部门仍在进一步查找中。
本报记者分别统计了这16个孩子的走失情况发现,7岁以上的孩子更加容易走失;如果按照性别分析,男孩子相比较女孩子更容易走失。而这16个孩子走失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学习或者生活琐事选择离家出走。
上学迟到怕责备 两男童“躲”去外婆家
昨日13时16分,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寻人信息称:14日上午7点,毕节市织金县10岁男孩杨能从家中去上学途中失联;27分钟后,该微博再次发布消息称:织金县10岁男童杨桥林走失。
记者随即查看详细资料后发现,这两名孩子走失的时间、地点都一样。随后,记者联系上孩子家长得到证实,这两名孩子都是在上学途中同时走失的。
直到15日15时左右,记者再次联系上杨能的父亲杨忠,他向记者证实,两个孩子已经在1小时前找到了,“孩子当天上学迟到了,怕被老师批评,于是偷偷地跑去了外婆家。”
原来,杨能和杨桥林两个孩子当天早上一起结伴上学,当到达学校门口时,发现上课已经迟到,两个孩子怕被老师责备,于是又结伴一起去了杨能的外婆家。两个孩子都没有给家人及学校“打报告”,四处寻找孩子无果的家人不得不报警求助。
随后,在织金警方的大力协助下,两个孩子在当地一个名为“阿公”的地方被找到,两个小家伙去了外婆家回来时,与四处寻找的家人半路相遇。
自此,两个失去联系长达30个小时的孩子平安回家。
半月内走失16名孩子 15人3天内平安回家
据了解,自从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启用以来,平台联合高德地图、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实时推送孩子走失的协查消息。最近半个月时间,贵州孩子走失的消息频频出现在市民手机信息弹窗上。
本报记者以11月1日至15日这半个月时间为统计范围,分类统计了贵州儿童走失的情况发现,短短半个月内,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发布的贵州走失儿童就有16名。这些孩子的查找情况,公安部的微博也进行了实时追踪更新。
记者统计后发现,这16名儿童中,有15个孩子在3天内都找回。“2016年11月7日,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失踪儿童孙中文已自行回家。经查,孙中文自己跑到邻居家玩,便在邻居家睡觉了,半夜自行回家,未受到任何侵害。”在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平台及时对每个找到的孩子“报平安”。这15个被找到的孩子,都没有遭受到任何伤害。
不想读书、怕被打骂…… 多数孩子选择离家出走
记者又对这16个失踪儿童的地域进行分析发现,贵州9个市州中,最近半个月只有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没有孩子走失。16名走失儿童中,贵阳走失4人,安顺、铜仁和六盘水各走失3人,毕节走失2人,遵义赤水走失1人。
如果按照性别分析,男孩子相比较女孩子更容易走失。16名走失儿童中,男孩12人,女孩4人。如果按照年龄段分析,7岁以上的孩子更容易走失。16名走失儿童中,7岁以上的孩子有11人,0至3岁年龄段的孩子有3人,3至7岁年龄段的孩子有2人。如果按照城区和农村划分分析,两者走失的人数基本一致,这说明无论是农村孩子还是城区孩子,走失的可能性均相差不大。
那么,这些孩子为何走失?记者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材料分析发现,这16名走失儿童中,大多数是因为学习或家庭教育等原因选择离家出走(突然走失)。织金县的两个10岁男孩怕被老师责备、六盘水的一个孩子不想读书……都是因为学习原因离家出走。其中还有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发的孩子离家出走也不容忽视,例如在11月6日13时走失的安顺普定男孩左某康,他是因为偷骑邻居自行车时,把邻居的自行车撞坏了,担心被父母打骂,因此选择离家出走。
专家支招
防范孩子离家出走 首先要学会容纳孩子
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防不胜防,如何能够提前防范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记者就此采访了英国约克大学行为学硕士、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硕士、资深亲子专家丁颖,她就孩子离家出走的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防范孩子做出离家出走的这种极端行为,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首先都要学会容纳孩子。
“孩子犯错了,如果从父母或者老师那里得不到原谅和容纳,就可能做出离家出走这样的极端举动。”丁颖认为,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现在的孩子较早熟,8至12岁属于前青春期,这个时候正是提升孩子社会化程度的关键时期,孩子选择离家出走行为模式反映出,孩子肯定是在家里或学校没有得到足够的容纳,所以才想着通过离家出走的方式去“释放”。
丁颖说,家长和老师不仅要给孩子树立是非对错的权威,让孩子对事件和自己的行为有足够的预判能力,而且还要学会容纳孩子,这样孩子在犯错或者受到委屈时才能够得到释放。因此,家长学会容纳孩子,他们做出极端行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很多。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好的,需要父母和子女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
寻人:孩子,你在哪里?
来自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11岁男孩高如朋,是这半个月内走失儿童中唯一没有找到的孩子。
高如朋的父亲高守祥说:“这个孩子太爱跑了,找回来了又不见了,我们也是拿他没有办法。”高守祥说,他们家住在六枝特区平寨镇杨丰村衙门组,儿子高如朋是六枝特区平寨镇小学的六年级学生。11月9日下午,高如朋放学后未回家,家人开始四处寻找。直到11月11日11时30分,高如朋的妈妈徐友芬在平寨小学后面的万家寨高速公路附近找到高如朋,当时就把孩子带回学校了,但是没想到孩子又跑了。“他三天两头地跑出去,我们也很头痛,现在又不知道跑去哪里了。”
据悉,高如朋生于2005年2月10日,走失时上身穿一件军绿色外衣带帽,下穿灰色牛仔裤和黑色皮鞋。如有消息的市民,可联系高守祥,电话1778518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