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多年前,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起对口协作关系,闽宁两地携手并肩将“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今天,我们就去闵宁镇听一听东西部携手共圆小康梦的故事。

在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回族自治区。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宁夏调研东西协作对口帮扶工作,作出了影响深远的决策——将西海固不宜生存地区的贫困群众吊庄,搬迁到银川河套平原待开发的地区,建设新家园,并亲自命名为“闽宁村”。

福建省原脱贫办主任林月婵:两省区慢慢总结了一套机制,这个机制就是两省区的联席会议,就是各级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

此后,闽宁两地干部群众将双脚扎进黄沙里,开荒戈壁、建设家园。在东西扶贫协作的带动下,昔日的闽宁村逐渐发展成了闽宁镇。13家福建籍企业相继落户闽宁镇,形成了纺织轻工、酿酒葡萄等一批特色支柱产业,累计带动当地8000名移民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闽宁镇移民谢兴昌:帮助我们移民群众建蘑菇棚、制蘑菇菌、搞田园经济、种葡萄、种枸杞,老百姓是越干劲越足。

25年来,闽宁镇从“干沙滩”变成了“金沙滩”。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闽宁镇贫困发生率由1997年的95%降低为零,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14961元,增长了近30倍。闽宁镇成为了东西扶贫协作的样板,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也为社会扶贫的创新发展开创了宝贵经验,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