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地方频道 > 青海 > 正文
   
 
青海民航:一年一个百万量级跨越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0-11-04 11:45  来源:腾讯网
 
 

  “十三五”以来,我省航空运输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以西宁机场为核心、支线机场为重要节点的“一主六辅”运输机场发展格局,航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在综合交通中的地位稳步提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省机场旅客吞吐量达500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百万,三年后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连续四年实现一年一个百万量级跨越,年均增速达16.7%,比全国平均增速高出6.7个百分点,百万农牧民实现飞天梦;货邮吞吐量达4.7万吨,年均增速达22.9%,约是全国增速的4.8倍;相继建成果洛机场、祁连机场,完成格尔木机场二期改扩建任务,启动玉树机场二期、西宁机场三期建设。

  尤其是2019年,我省开辟航线130条,通航国内航点75个、国际航点5个,打造快线、准快线13条,快线和准快线日均航班量超过5班。我省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同比增速达13.7%,在各省份增速中排名第二。进疆入藏航班量达6769班,较2018年翻两番;通道规模显着提升,每天单向超过10趟航班的航点有3个,分别是西安、北京和成都。

  2018年对于西宁机场意义重大。这一年,西宁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填补了我省国际机场的空白;这一年,西宁机场青藏高原区域枢纽、丝绸之路重要支点机场的功能初步显现,各支线机场运营保障能力逐步提升,“以干促支,以支优干”的发展动能逐步提高;这一年,西宁机场首次开通西宁至西安全货运航线,减少西宁热点航线“有货无舱”现象,有力推动我省物流业的发展……

  2016年至2019年,西宁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年均增速分别为16.71%和22.50%,远高于9.97%和4.22%全国平均水平。仅2019年,西宁机场为我省带来123亿元增加值,对全省GDP贡献达4.6%,直接带动3.87万人就业。

  这一串串数字无不蕴含着青海民航“十三五”的巨大变化。

  机场建设一年一个样,百万农牧民实现飞天梦,旅客满意度稳步提升……“十三五”,我省民航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高原航空网越织越密,民生保障线越筑越牢,让青海人对下一个五年有了更多期待。

  旅客吞吐量 一年一个百万量级速度增长

  刚刚过去不久的中秋、国庆双节,西宁机场航站楼内人潮涌动,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或步履匆匆,或一脸轻松。

  8天假期,西宁机场运送旅客24万人次,旅客吞吐量增速位列西北省会机场第一,位列同量级机场第一;我省机场共保障航班2242架次,运送旅客2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178吨,同比分别增长23%、19%和50%,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我省民航运输恢复高峰水平。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我省民航发展。进入旅游季后,随着国内疫情进入平稳期,全国民航运输生产快速回暖,我省民航运输增长势头更加强劲。8月,西宁机场实现疫情以来首次单月客货指标正增长。9月,西宁机场旅客量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航班客座率首次超过去年同期,我省机场高峰日运输量远超去年同期。

  这两个月的变化也是我省民航“十三五”发展变化的缩影。500万人次、600万人次、700万人次、800万人次,“十三五”以来,我省机场旅客吞吐量每年以一个百万量级的惊人速度增长,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增速双双位居全国前列。

  2019年,西宁机场执行航线124条,通航国内航点74个、国际航点5个,旅客量突破700万人次;格尔木机场旅客量突破22万人次;玉树机场旅客量提前17天突破30万人次;其他支线机场也迎来快速成长,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020年,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迈进,青海人忙着去看世界,世界也把目光投向大美青海。

机场建设一年一个样 高原航空网越织越密

  今年8月24日,西宁机场航站楼以南,一辆辆挖掘机、一排排工程车严阵以待,我省民航“头号工程”——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工程被列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海省、中国民用航空局重点项目,也是我省民航历史上投资和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总投资105.1亿元,包括机场工程、空管工程和供油工程,按照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的目标设计。其中,机场工程总投资99.8亿元,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条与跑道等长的第二平行滑行道、15.8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扩建站坪并调整布局,机位总数达到75个;建设16.9万平方米的综合换乘交通中心及相关生产生活设施。

  未来的西宁机场长啥样?青海人翘首以盼。这五年,青海人对机场的期待一个接一个,所有期待都变成了现实。

  2016年7月1日,对20万果洛儿女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日子——果洛玛沁机场顺利通航,飞天梦完美启幕。2017年9月21日,格尔木机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2018年8月28日,祁连机场竣工通航,实际建设期仅245天,比预期提前1个月,再次刷新高高原机场建设纪录。2019年年末,玉树机场二期工程启动。

  2018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西宁机场升级为国际机场,国际航线运营取得突破,陆续开通至吉隆坡、东京、曼谷、暹粒、芽庄等国际航线。

  当前,我省拥有西宁机场、格尔木机场、玉树机场、德令哈机场、花土沟机场、果洛机场和祁连机场7座机场,“一主六辅”机场格局形成,高原上织起一张航空网,也是一张民生保障网。

  享受好政策 百万农牧民实现飞天梦

  机场建好了,如何良好运营,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民众出行,更好地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重要课题。

  2015年,我省在全国首创“通廉航空”发展新模式,花一二百元钱就能完成一趟省内飞行,高通达性和低票价让许多农牧民第一次坐上飞机。五年来,超过百万人次享受到党和政府的这一好政策。

  2017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在青海省开展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青海为国家基本航空服务试点省份,也是全国唯一先行先试的省份。2018年,德令哈、花土沟、果洛、祁连机场开展基本航空服务试点,有效解决省内支线发展难题,对民生改善、产业调整、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国高高原地区民航事业发展提供有益探索实践。

  “我在花土沟做小生意,去年9月第一次坐小飞机,花了200元钱,不到两个小时就飞到了花土沟,第二天办完事又飞回来,省时省事。”54岁的刘兆福是德令哈市尕海镇尕海村村民,2019年7月10日,“德令哈、格尔木、花土沟三机场通航短途运输环飞航线”开通,他尝试航空出行后,再没坐过大巴车,逢人就说:“坐飞机好,别坐大巴了,浪费时间。”

  听了刘兆福的宣传,村民们出行首选飞机,有的去花土沟做生意,有的去格尔木办事、打工,村里有1100人,近一半人坐过飞机。德令哈市文体旅游广电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10月,航空为德令哈带来8万游客,使得游客总量同比增长12%,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

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旅客满意度稳步提升

  不光要让农牧民坐得起飞机,还要享受到优质服务。2016年以来,我省机场围绕服务效率提升、机场原因延误管理、保障流程优化等方面积极采取举措,旅客满意度稳步提升。

  以尕海村为例,村民们坐飞机很方便,只需花5元钱坐公交车到市区,换乘免费机场大巴去机场。如果是飞到西宁,可在西宁机场免费乘坐机场大巴到市区,凭借登机牌入住空港酒店还可以享受八折优惠,第一次坐飞机的旅客还能享受从家门到舱门的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省机场未发生机场责任原因的事故,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为节省旅客通关时间,西宁机场使用“一证通关”和“人脸识别”技术,航班放行正常率为88.54%,2016年7月,在全球机场放行准点率排名中跻身亚太地区20强,在我国200万级以上机场放行准点率排名中位列第一。去年,西宁机场获得“白金机场”认证,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优秀奖”,得到广大旅客的认可和点赞。

  今年6月12日,青海机场全域5G商用启动仪式在西宁机场举行,标志着青海机场公司成为青藏高原首个5G网络全覆盖的行业,我省7座机场成为全国首个实现5G网络全覆盖的机场群。

  从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支持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到服务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再到维护国家安全稳定,这五年我省民航的价值充分体现。下一个五年,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
余仁俊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青海,民航,一年,一个,百万,量级,跨越,三五,以来,我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商家广告
  商家广告
  图文资讯
  实时热点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