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米长卷,360幅剪纸,100年奋斗与辉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海省一级民间工艺师、非遗凿剪纸第九代传承人、62岁的老党员王绍良,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敬仰,耗时3年,带领大学生、残疾人和中小学百余名凿剪纸弟子,创作《党的光辉照万代》主题凿剪纸作品百米长卷,为建党百年献礼。
6月29日,记者在青海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王绍良大师非遗凿剪纸艺术工作室”,见到了王绍良和他的学生们,王绍良正在为学生展示凿剪纸手艺。只见他先用铅笔勾勒出剪纸画,再用不同大小的凿子慢慢凿刻出形状,细节处再用剪刀细琢。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剪纸不同,王绍良的作品都是4尺到8尺整张的大幅剪纸,图案以花草为主,看起来更像是一幅幅画作。
王绍良笔名山狼,4岁时因意外左腿截肢。他曾荣获“青海省自强模范”“青海省残疾人技术能手”等称号。在王绍良的记忆中,他从4岁就看着爷爷和父亲剪纸,因为那时各家各户都是木式的窗户,所以需要剪纸,而且各家各户的门上都要贴门笺,需求量相当大,必须要有一种方法,既剪得快,又要好看。如果仅手工剪,根本来不及,所以王绍良的爷爷和父亲就找铁匠打了一种凿子,磨快了以后直接打,又快又好,而且打得多,这样就做出了一种有自己特点的剪纸。
因为有多年的美术和摄影功底,王绍良对剪纸艺术有独到的见解,他的剪纸作品既有传统的鱼虫鸟兽、花草树木,又有现代感极强的图案构思和纹理花样,工艺精巧、美观大气。
剪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对于一个拄着双拐的残疾人来说更是艰难,但王绍良说,创作剪纸是非常享受的事情,有时候灵感一来,他会半夜起来,一剪就是一两个小时。
多年来,王绍良致力于公益事业,为残疾人举办公益活动、免费办培训班,为喜爱剪纸的人传授技艺。
2020年,“王绍良大师非遗凿剪纸艺术工作室”在青海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正式揭牌,工作室的成立,成为广大师生弘扬传统文化和学院精神的重要阵地,为青海非遗的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心情非常激动,《党的光辉照万代》主题凿剪纸作品百米长卷在三年前就开始筹备,表达了百余名非遗凿剪纸传承人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王绍良说,参与创作《党的光辉照万代》主题凿剪纸作品百米长卷的,除了他的妻子卫钦春和女儿王玉珍,还有青海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王绍良大师非遗凿剪纸艺术工作室”三期学员,及青海山狼艺术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二期残疾人学员等百余人。
目前,《党的光辉照万代》主题凿剪纸作品百米长卷已经在青海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市昆仑路小学、黄南藏族自治州各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