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六盘水市作为贵州省首个国家新医保信息平台试点建设城市,全力探索推进平台试点建设及应用,先后在全省率先完成医保骨干网建设、城乡居民医保系统迁移整合、国家医保十五项标准业务编码贯标验收、国家医保信息平台验收、医保移动支付等试点任务,全面建成覆盖全机构、全流程、全场景统一、标准化的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为均等化医保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三聚焦”打牢基础。一是聚焦顶层设计。坚持“高位推进、高效落实、高点谋划”原则,市政府分管领导组织召开信息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部门把思想认识作为深化国家新医保信息平台应用的基础支撑和重要“抓手”,将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强力推动医保信息化工作。二是聚焦建章立制。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成立市县两级医保部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专班,将业务工作与应用类型逐一对应,落实分类包干工作机制。三是聚焦资金保障。加强与金融机构、专业技术机构协作,夯实应用保障支撑。2022年与清算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清算行将持续为我市医保移动支付等“互联网+医保”应用提供保障资金1500余万元。
二、“三实现”提升能力。一是实现标准化。采取“市级统筹、上下联动”方式,高质量推进编码动态维护工作,2022年全市243家定点医疗机构、874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带码入库、带码使用、带码结算,系好深化应用第一颗扣子,严格把控“脏数据”的产生。二是实现规范化。通过综合受理子系统在全市开展“综合柜员制”改革,实现医保服务事项100%进大厅、100%“无差别受理”。完善岗位权限标准化建设工作,规范医保信息平台的权限使用。2022年,我市在全省行风建设专项评价中获优秀等次。三是实现一体化。将国家、省医保服务平台APP、“凉都医保”微信公众号、自助一体机等信息平台深度融合,推进企业医保高频服务事项“自助办”。2022年,全市医保公共服务线上经办量434.02万件,占比64.54%,异地就医自助备案2.8万人次,占比达75.7%。
三、“三应用”场景融合。一是全场景应用“一码”。推进基层群众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应用,在全市300个村(居)卫生室配置医保电子凭证扫码,实现基层就医购药全场景应用。2022年,我市激活率83.07%,医药机构结算占比47%,在全省率先完成目标任务,经验做法得到国家《医保工作动态》刊发。二是移动支付应用快捷。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医疗保障发展驱动引领作用,推进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首钢水钢医院等7家试点医疗机构移动支付平台建设,构建以推广医保服务平台为主、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辅的移动支付模式。向全市192家医药机构免费投放310台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截至目前,累计结算23.68万人次。三是服务事项应用下沉。建立市县联动工作机制,全力推进“15分钟医保服务圈”建设,在88个乡村建设医保服务点,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理16项高频医保服务事项,初步构建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基层便民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