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文化 > 正文
   
 
竹筒奶茶:景区限定的打卡生意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23-03-22 13:26  来源:大众日报
 
 

  绿色竹筒杯子,再贴上城市字样的标签,奶茶底搭配几圈奶油顶,上面撒上抹茶粉或冻干果粒,捧在手里,以各个景区为背景,拍上一组照片。最近,一种叫作竹筒奶茶的饮品正火遍各个城市的景区。

  据考证,竹筒奶茶爆火,最早源于苏州的茶色烟雨品牌。在苏州山塘街、平江路等景区,有奶茶店日均卖出4000杯竹筒奶茶。“总要为了这杯竹筒奶茶来趟苏州吧!”一度成为社交平台上的口号。很快,这句话里的地点就被替换为“杭州”“北京”“上海”“厦门”等热门旅游城市。在济南的宽厚里、芙蓉街、曲水亭街等热门景点,也随处可见印有“济南”字样的竹筒奶茶。旅游的年轻人,人手一杯竹筒奶茶几乎已成标配。

  竹筒奶茶的价值不在于好喝,而在于好看、出片。一杯竹筒奶茶的价格在30元上下,在奶茶赛道中也属于中高价产品,但从消费者反馈来看,食品品质却未必能匹配价格。买过竹筒奶茶的樱子表示,“不要对口味有太多期待,就是再普通不过的奶茶”,只有最具特色的竹筒,可以拿回家清洗后当笔筒。虽然味道不足以吸引人,但一点没妨碍慕名而至的游客消费下单、打卡拍照并晒在社交平台上的热潮。在小红书,竹筒奶茶词条的浏览量突破1000万,抖音上竹筒奶茶话题的浏览量已超1亿次,大众点评上的热点新词条#全世界都在喝竹筒奶茶#,热度瞬间飙升至250万。

  蹿红的竹筒奶茶,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前不久热闹过一阵的“围炉煮茶”。分析起来,两者有很多相似性:颜值高,适合拍照;但消费的性价比不高,消费者一般以单次消费为主,拍完照就走,不当回头客;消费者不为品质而来,更像是为氛围感买单,作为传统文化的常见意象,竹筒自带古风情调,“围炉煮茶”也颇有传统氛围,因此能吸引国潮文化爱好者下单。不过,曾经大火的“围炉煮茶”如今热度骤降,这似乎也预示了竹筒奶茶的结局。此外,竹筒奶茶存在一些自身的问题。如今市面上流行的竹筒奶茶,除了苏州的茶色烟雨竹筒奶茶之外,其他多是模仿而为,如“茶竹烟语”“茶颜烟雨”等,品牌混杂,“山寨”横行。消费者也是只认竹筒,并不在意正宗与否,更欠缺品牌意识,眼前的生态的确难以形成竹筒奶茶品牌化发展的保障。

  针对竹筒奶茶,更为特殊的一点是,竹筒奶茶一般只存在于景区,是一门限定游客的生意。竹筒上的城市标签,也像之前流行的城市网红路牌一样,有一种“到此一游”的仪式感。在今年旅游复苏后,人们去各地旅行,买一杯印有城市字样的竹筒奶茶,切中了消费者的打卡心理。因此,面对竹筒奶茶,与其将其看作一种新兴的网红美食,不如视为一杯可以喝的“旅游纪念品”,而迎接它的命运更可能是昙花一现。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竹筒,奶茶,景区,定的,打卡,生意,绿色,竹筒,杯子,贴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点亮徽派“夜经济”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感受“沉浸式”戏剧新玩法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