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符合辩证法的逻辑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加强文化振兴,帮助农民树立信心、提振精神、点燃激情,为乡村振兴铸魂、化人、兴业。
以文铸魂,凝聚人心、坚定信念。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用好用活乡村现有文化资源,丰富形式、提升质量、强化吸引力,凝聚人心、坚定信念。一是要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建立乡村阅读书屋、打造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区域等,为乡村文化发展、传承提供场所。二是着力推进乡村德治工程,构建乡村文化体系,深入挖掘乡村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三是提炼乡村文化基因,挖掘乡村文化典型人、典型事,建立乡村文化基因库,让文化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动,真正实现以文铸魂,凝聚人心、坚定信念。
以文化人,培育民风、提炼特色。文化振兴的核心在人民,人民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加强宣传倡导,推进实践养成,培育文明乡风、和睦家风、淳朴民风。一是创作乡村文艺作品,培育、动员乡村文化人才,深挖乡村文化特色,创作反映农民思想现状、引领农民思想转变、激励农民奋勇前进的优秀文艺作品,广泛凝聚共识。二是发挥返乡青年群体的带动作用,借助“三下乡”社会实践、青年志愿服务等青年活动、青年组织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的宣传教育,让新时代先进文化入村、入户、入脑、入心。三是表彰精神文明先进家庭、个人,围绕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具体要求,从勤劳致富、崇德向善等开展推优评先进特色活动,表彰文明、强化文明、推进文明,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农民的良好乡村氛围。
以文兴业,整合资源,打造精品。乡村产业是典型的低碳、绿色经济。以文兴业,既符合乡村产业的特点,也能够激发乡村企业创造活力,满足人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建立文化产业体系,结合乡村特点、实际、经济等现状,形成完善的文化产业规划,整合发展资源。二是定期开展相关文化培训,以文促思考、以文激活灵感、以文带动产业发展。三是打造文旅融合精品,坚持“文旅+”“+文旅”,构建文化、旅游、康养三位一体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例如:国内较多乡村建立现代乡村生态采摘区、打造现代乡村自然宜居区,深挖乡村历史资源、红色资源、优秀传统资源,建立乡村发展文化博物馆等。真正实现文化振兴贯穿乡村振兴的全领域、全过程,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