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除霾神器雾炮车亮相北京 覆盖使馆区奥运功能区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1-11 14:59  来源:澎湃新闻网
 
 

除霾神器雾炮车亮相北京 覆盖使馆区奥运功能区

图为“雾炮车”。 东方IC资料

最近,不少朝阳区居民发现,街头经常出现一辆新奇抢眼的降尘神器。与传统的洒水车不同,这辆车车尾立着一个“炮筒”,“炮口”不断喷射出晶莹的雾帘。北京晨报记者11月10日获悉,在今年的朝阳区秋冬季扬尘专项治理行动中,两辆“雾炮车”在使馆区、奥运功能区等区域35条街道作业,降低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和尘埃。

微米级水雾吸附粉尘沉降

在雾霾的笼罩下,昨天使馆区银杏大道的一片金黄变得影影绰绰。远远的,一辆拖着白色“长尾巴”的水车缓缓驶过东直门外大街,车辆尾部喷射出腾腾的雾幕。车辆行驶过的地方,周边的空气变得清润透亮。

这车能起到降霾作用吗?带着这个疑问,北京晨报记者昨天联系到了雾炮车服务项目的实施单位,该单位工程师徐悦心称,这辆雾炮车也称多功能抑尘车,它可以喷射120米远、60米高的水雾。“雾炮车最早用于码头、工矿和煤场,那里的污染物颗粒较大,对水雾的要求没这么精细。与原始雾炮车相比,上个月刚刚驶上街头的雾炮车,则是通过高压将水雾化成微米级的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物大小相当,不仅可以省水,还能与城市中的雾霾碰撞、吸附,凝结成粉尘团并沉降。”

PM2.5达75增加作业次数

记者昨天也坐上副驾驶位置,体验跟车作业。喷雾的开关设在驾驶室内,司机白师傅启动开关后,车速最高达到10迈,司机可以通过遥控器,操纵“炮筒”的方向,使其270度旋转。“不能冲着人行道喷射,不能平喷,要达到至少30度的仰角,射程根据路况决定。”

车尾处喷射口有两圈喷头,鼓风机旋转,将喷出的水雾“打”出一条直线。“鼓风机劲儿得够大,不然喷出的水雾太近,聚在一起又成为水滴了。”白师傅说,他每天7点半、11点半进行两次常规化作业。“这两个时间段是污染物上升比较快的时段。由于空气流动,喷射降尘效果通常是短期的,如遇重污染天,作业次数将达到3次到5次。”记者了解到,水箱能载15吨水,能连续作业2到3小时。一般在主路作业,狭窄的路不作业,行人也不用担心被喷到。

据徐悦心介绍,朝阳区重点区域内设置了20多个监测点位,每小时进行监测,当监测到PM2.5浓度达到75微克每立方米、PM10达到100微克每立方米时,雾炮车增加作业次数。两辆雾炮车分别在奥运功能区、使馆区、三里屯、亚运村、农展馆等重点区域35条道路作业。“这些区域通常人流和车流较多,也总有大型活动,所以选择作为重点区域,今后有望扩大范围推广。”

抑尘剂使PM2.5降低5%

据介绍,朝阳区重点区域降尘还应用了一项新专利——道路抑尘剂。“有些路面看起来颜色较深,就像为路面敷了一层水膜,就是喷洒了抑尘剂”,徐悦心说,抑尘剂每7天喷一次,重污染时每3天喷一次。“每天只需要补一次水,就能保持路面潮湿度达到抑尘降尘效果。”

道路抑尘剂通过洒水车喷洒到路面,可以固化吸附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颗粒,使其不易再产生扬尘,可以将道路环境中PM10降低20%,PM2.5降低5%,氮氧化物降低10%。

“一些制剂腐蚀性较强,沉淀多造成管路堵塞,冬天溶解率也低。而道路抑尘剂溶解性好,无腐蚀性,对动植物没有伤害,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徐悦心说。

据公司市场推广部经理李刚介绍,此次公司和朝阳区的合作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这也是国家近几年大力提倡的大气治理第三方服务模式。据悉,公司下一步有望与其他区合作,雾炮车和抑尘剂有望在北京更多地方得到应用。

车子性能:

雾炮车也称多功能抑尘车,它可以喷射120米远、60米高的水雾,车速最高达到10迈,司机可以通过遥控器,操纵“炮筒”270度旋转。

工作原理:

通过高压将水雾化成微米级的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物大小相当,与城市中的雾霾碰撞、吸附,凝结成粉尘团并沉降。

 
 
 
责任编辑:
孟庆鹤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雾炮车,雾霾,北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一审被判处死刑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保定坠井男童已找到无生命体征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