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阕歌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身边有样样都会的“全能宝宝”,“全能宝宝”越来越多,62.4%的受访者认为是社会竞争太激烈,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新学期开始,各类课外兴趣班迎来新一轮招生热潮。不少家长认为,应趁孩子小的时候抓紧培养几项特长,甚至很多家庭都出现了多项全能的“全能宝宝”。但也有一些家长在报班过程中,充满心疼、纠结和矛盾。这一奇怪现象,值得深思。
兴趣与爱好,往往会给一个孩子将来带来某方面的成功。比如说,有的人热爱文学,结果成了作家;有的人热爱音乐,结果成了歌唱家;有的人热爱美术,结果了画家,等等。因此,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其前途是有一定帮助的。况且,孩子小时候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对什么都很感兴趣,但这近似于非条件反射,是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若不及时正确引导和加强,孩子的兴趣则会慢慢消失。
但是,好多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活动,加之望子成龙心切,结果出现了误导现象,甚至硬逼孩子练琴、跳舞、画画等,反而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孩子的兴趣及精力总归是有限的,岂能真成为“全能宝宝”?这不过是攀比心较重的家长们的一厢情愿而已。
孩子能有点兴趣爱好,当然是难能可贵的,家长应该予以尊重,鼓励其好好发展。反之,孩子没什么明显的兴趣爱好,也不应该勉强孩子去培养,更不能自己喜欢什么就希望孩子喜欢什么,自己认为什么有必要就强求孩子学什么,这种做法是很伤孩子脑筋的。不同的孩子兴趣爱好是不相同的,家长不应该拿它作为条件来和别人攀比,自家孩子的兴趣爱好好莫瞧不起人家,人家孩子的兴趣爱好好也别羡慕,只要是孩子喜欢,并且能有所收获,就足够了。因为攀比,甚至硬着头皮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更不足取。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贵在长期坚持,而不能三分钟热度,时断时续。即使孩子大了,家长也不能撒手不管。但如何管,则要讲究方法,不是盲目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同时,更应该处理好它与文化学习的关系。毕竟,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其次才是兴趣爱好。否则,即便孩子真成了“全能宝宝”,将来也会因为文化知识的匮乏而难以在社会上获得比别人更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