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发自亿万中国人的肺腑,也起始于每个人的点滴之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传递家国情怀,他们身体力行凝聚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他们就是“圆梦中国人”百姓宣讲活动的宣讲人。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圆梦中国人 奋斗最青春”系列报道,分享宣讲成员在人生成长奋斗的道路上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青春励志故事,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圆梦中国人 奋斗最青春”系列报道⑥
新一代革命军人尹东:导弹发射架下的奋斗青春
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连连长、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火箭军优秀共产党员尹东。图为尹东正指挥号手精心操作。本人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 宋晨)这是一支执掌大国长剑,支撑国家安全的战略力量;这是一支制衡慑控强敌,可信、可靠、可用的王牌铁拳。在这支威震敌胆的先锋队伍里,有这样一个坚毅的身影——他是草原之子,血液里沸腾着报国激情,携笔从戎加入光荣的火箭军方阵。他是建制序列第一连连长,当先锋、打头阵是他矢志不渝的使命追求。
他就是尹东,一个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2013年,他被表彰为全国大学生基层就业典型人物。2016年,当选火箭军第一次党代会代表。入伍7年,他4次托举导弹飞天,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当连长3年,他带领官兵荣立集体二等功,带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四铁过硬连队。
尹东和连队两位技术骨干推研导弹电路图。本人供图
梦想亲手送导弹上天
1987年8月,尹东出生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一户农牧家庭。2006年,满怀对军营的向往,尹东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大学期间的四次高数考试,尹东拿了三次满分,数学建模也多次获得学校奖项。
两年的“校园式”军旅生活,让尹东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汲取营养、充实能量,但作为一名“准军人”,他感到又似乎缺少了些阳刚和虎气。
为了补齐素质短板、培育军人血性,2008年,他发起组建了“西工大国防生尖刀班”,带领全班同学每天坚持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100个深蹲和1个5千米跑,风雨无阻、从未间断,不仅强健了体魄、磨砺了意志,更重要地是锻造了军人的精气神。
两年后,“尖刀班”发展到33人,事迹也被多家媒体报道。2010年5月30日,原第二炮兵政治部干部部授旗“尖刀班”,正式更名为“砺剑尖兵班”,并在6所国防生院校推广试行。
大学毕业,梦想亲手送导弹上天的他放弃了学校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填报分配志愿时,主动申请到火箭军一线作战部队。
“真的没想到,部队的导弹专业和大学所学的专业几乎不沾边,不夸张地讲,我当时就是白纸一张。”专业不对口是尹东来到部队后,面临的第一道难关,除了正常培训,加班加点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导弹专业是火箭军的‘看家本领’,过不了‘专业关’就拿不到发射导弹的资格证。”每晚熄灯后,尹东就把一张张五米长的电路图铺到地面,对照规程开始“跑图”。
“跑图”,是火箭军官兵对阅读导弹系统原理图的形象说法。尹东试了试,用了一周时间,一张图也没“跑”下来。
那段时间,巨大的压力让尹东几乎天天辗转难眠,经常绕着导弹发射车转圈圈。
“都说弄懂一枚导弹相当于读一所大学,那就再上一次大学!”面对天书般的技术参数和蛛网般的图纸,尹东恨不能一下子将8万多字的导弹专业书啃透。那些天,大头针、风油精成了尹东加班熬夜的两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