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美股北京时间7日讯 犹记得中国股市2015年年初红红火火的时候,失调的经济从金融服务业得到了难得的刺激。
可是短短一年间,情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彭博报道称,股票交易流量下滑了80%之多,而IPO企业数量缩减65%。于是乎,在出口市场需求疲软,钢铁和煤炭产能过剩之外,金融行业的困境也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新拖累。
“想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你就必须迎来一轮新的股市繁荣,而这显然是没有的。”佳富龙洲经济学家白安儒(Andrew Batson)指出,“于是金融服务业的前进速度今年大大减缓了。”
去年,金融行业在这个国家6.9%的经济增长当中贡献了1.2个百分点。2016年第一季度,他们贡献的份额缩减到了0.8个百分点。今年第二季度,这一比例预计还将同比进一步缩减——去年第二季度正是股市的顶峰时刻。
拜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宽松周期所赐,现金洪水般涌入股市,去年6月12日,上证指数达到了近七年的最高点。可是,一个月之后,指数就暴跌了30%以上,迫使政府采取了激烈的动作,包括禁止大股东售出股票,以及命令国有机构直接购买股票等。伴随疯狂举债的大众投资者最终举手投降,股市的周转率降低到了2014年以来的最低点。
股市暴跌也使得企业想要减轻自己的债务负担变得更加困难。目前企业债务据估计已经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倍,许多企业原本是打算通过发行股票,将一些债务转为股份的。
从更长期的角度看来,伴随中国家庭对保险、理财产品的需求的增长,以及线上支付的日益活跃,金融服务行业依然将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在2015年的上半年当中,这一行业在中国经济总量当中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第一季度的不足5%增长到了9%以上。
盛博香港分析师侯炜表示:“现阶段,伴随金融行业走向成熟和客户需求的膨胀,金融部门的增长速度依然会超过国内生产总值。”
不过,股市的卷土重来显然短期内是难以指望的,政策制定者们正在对控制债务和金融风险提起新的警觉。彭博调查结果显示,分析师们预计中国经济增长今年将继续放缓,第二季度增长6.6%,第三季度6.5%,第四季度6.4%。
苏格兰皇家银行(6.73, -0.23, -3.30%)驻新加坡中国经济学家胡志鹏指出:“疲软的股市可能会减缓中国经济再平衡和增长模式转换的速度。至少在今年,它还是会拖GDP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