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财经 > 正文
   
 
陈剑平:打出服务“三农”的组合拳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0-18 15:11  来源:大众新闻网
 
 

他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早在上世纪90 年代初在英国学习期间,就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禾谷多黏菌传播植物病毒的直接证据,提示土传小麦花叶病毒缺失突变分子机理及其突变体不由禾谷多黏菌传播的生物学特性。


       他由此获得了英国邓迪大学植物病毒学博士学位,然而,他却毅然归国事农。他建立马铃薯Y 病毒属等8 个植物病毒属特异性通用快速检测技术,为占全球大约35% 的植物病毒快速检测和鉴定提供了关键技术。他鉴定植物病毒63 种,发现新种13 种,为全面认识我国植物病毒种类提供了丰富资料。他阐明5 种粮食作物重要病毒病发生规律,建立综合防治技术在国内病区的大面积应用,对病害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1 年,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不仅继续开展植物病毒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还在宏观农业战略层面,为破解我国“三农”发展的短板进行探索与实践。
     他叫陈剑平。一蓑烟雨,半生农门,只为金黄的大地禾谷飘香。
     赤子情怀 义无反顾回国务农
      90 年代初,在英国已功成名就的陈剑平,得到了不少国家的邀请,但他还是坚持回国。“一个贫苦家庭出身的人,没有天赋和背景,只是运气好,做了一些小事情,国家就这么器重,一定要回去。”陈剑平说。
      那时的祖国并不富裕。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时任院长陈传群教授要跟陈剑平联系,因国际长途话费太贵,都是发传真再让陈剑平打回国内。当时农科院的工资每月只有100 多元,但在陈剑平看来,这比英国的英镑更有价值。
      “那一年我在英国,正逢北京申办奥运会失利。那个时候感到,祖国对海外游子是多么重要。”陈剑平说,这一经历也加速了他回国的步伐。
       1995 年冬,陈剑平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没有经费做实验,陈剑平就跑到农业部申请课题,最后得到10万元经费。他就拿着这笔钱开始了在国内的科研。
      “当时国内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我心情很好,能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科研工作者的那份关心和尊重。”陈剑平说。就这样,陈剑平带着他的团队艰苦奋斗,开展了一项项科研攻关,取得了一项项科研成果。他揭示了5 种重要稻麦病毒发生规律和发病机理,建立的病害绿色
防控技术在全国病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对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一大批先进的植物病原物检测技术,鉴定了数十种植物病害新病原,截获了上千批次外来入侵植物病原,维护了我国生物和生态安全;建立了500 余种花卉、中药材无病毒组培快繁产业化技术,开发了25 种花卉组培苗新产品,每年出口欧美市场数百万株优质花卉组培苗,推动了我国园艺植物组培苗产业化的健康发展。
       一晃20 年过去了,国家对农业科技越来越重视,并加大了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国内科研条件已经不输发达国家。“回国后并不像当年很多人担心的那样做不了事,反而比在英国做得好。试想当年如果留在国外,我可能就是一个高级科研人员,带着两三个人干,而在国内,现在我的科研团队就有二三十人,科研条件好,工作效率高,还培养了60 多名研究生。”陈剑平说。
       据统计,在真菌传麦类病毒研究方面,从1996 年到2005 年,陈剑平及其团队发表的SCI 论文数占全球的28%,在2006年到2015 年,这个比例上升到60% 以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5 项。
      使命艰巨 探索农业综合体
     陈剑平一直在做的事情是从“I”到“T”。他告诉记者,“I”就是“我”,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再变成“T”(Team,团队),把团队带好。他本来计划一生就做好这一件事,但是一次扶贫调研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想法。
     5 年前,当选院士后不久,陈剑平去浙江淳安扶贫,看到了和自己女儿差不多大的一个小姑娘,就跟她攀谈起来:“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小姑娘头也不抬地回答:“山核桃成熟。”“你喜欢吃山核桃?”“我才不要吃呐,山核桃成熟,我爸妈就可以回家了。”
小姑娘的话震撼了陈剑平的心。“全国有3.7 亿农民在外务工,有6000 万名留守儿童在家思念父母,我现在已经是院士了,该为一个想爸妈的孩子做些什么呢?光靠农业科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困境,除植物病毒研究之外,我还要探索解决中国农村发展短板的新路径。”陈剑平说。
      陈剑平的想法得到了中国工程院的支持,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他提出了“农业综合体——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载体”战略思想。用体系思维,从多元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培育、质量安全控制、科技支撑引领、互联网+ 流通、投资融资助推、特色农镇建设、“三农”政策创新等方面系统集成,研究解决“三农”问题的组合拳,并应邀到10 余个省市作农业综合体探索实践的专题报告。
      他的“三农”情怀和发展理念得到了许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认同,杭州蓝城、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就是一位同道中人。近年来,他们联手进行农业综合体探索实践,在浙江奉化、嵊州、余杭等地试点建设特色农镇,计划通过10 余年努力建成100 个理想农镇,以此来影响、推动全国成千上万个农镇的建设。“到那时,我国农民的生产、生活、生计会有很大程度的改观,孩子们就可以在家乡和父母一起快乐生活了。”面对中国广袤的农村大地,陈剑平心有憧憬、满怀深情。

 
 
 
责任编辑:
红叶先生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陈剑,打出,服务,三农,组合拳,长期,从事,植物,病毒,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国庆黄金周刷卡消费创新高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今公布 成绩单或好于预期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