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财经 > 正文
   
 
中资收购狂潮遭遇德国变脸 欧盟投资审查计划加码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0-27 09:36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资收购狂潮 遭遇“德国变脸”

  记者 冯迪凡

  爱思强收购案的未来走向有可能影响到中资在德国其他收购行为的进展。

  单凭资本就能征服世界?最新一桩的中资收购案例再度证明:商业世界从不只有商业规则。

  24日,德国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Aixtron)发公告称,上周五(21日),德国经济部通知该企业,撤回了此前对于中国投资公司福建宏芯投资基金(下称“宏芯基金”)收购爱思强的批准,并计划对此收购案进行重新审查。

  然而就在上周,宏芯基金已经赶忙付清了爱思强约65%股份的资金。可见,买家的钱包是鼓的,心情是急切的。

  在9月8日,德国经济部已经在审查中通过了该收购案。面对送到眼前的收购资金,德国经济部为何如此冷峻,并不惜推翻原有的审查结果?

  公告表示,德国经济部确认,撤回批准中国企业收购爱思强的决定,是由于政府收到了此前并未知晓的“新的同安全相关的信息”,对此德国经济部有权会同其他政府部门对该收购案做出进一步审查。

  即将在下周展开访华之旅的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则在柏林呼吁机会平等。而德国媒体则称,爱思强收购案的走向,有可能影响到中资在德国其他收购行为的进展,譬如中资目前对德企欧司朗(OSRAM)的照明业务表现出很大兴趣。

  针对德国政府的相关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2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希望有关国家能够为中国企业投资提供公平环境和便利条件,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欧盟的投资审查计划加码

  10月23日,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在媒体上发表呼吁中国开放市场的署名文章,该文称,令市场发挥作用意味着“移除国有企业特权,为非国有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经商环境”,而这意味着也惠及外资企业。

  而在柏林,加布里尔则提出希望投资机会平等互惠。德国经济部发言人则表示:“加布里尔在爱思强收购案背景下反复指出,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同那些不是特别公开处理并购的国家进行交易。”

  加布里尔还计划推进在欧盟层面的投资审查计划。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经济部目前正在起草“欧盟层面投资检查关键点建议”,旨在针对非欧盟国家对欧盟的投资增添新限制。

  在这份题为“欧盟层面投资检查关键点建议”的文件中,德国经济部计划推出两大措施:第一,如果欧盟外国家外资收购者收购股份达到了25%以上的董事会投票权,政府有权阻止这一收购行为;第二,如果投资身后有外国政府身影,那么欧盟有义务做出干预。

  后者又分为四种情况:第一,投资受到产业政策引导;第二,政府补贴投资者;第三,收购企业为外国国有企业;第四,在投资者来源国,德国企业进入该国的准入十分有限。

  保护战略重要性行业

  德国经济部此举在德国业界引发争议:毕竟,德国各州的投资机构在过去几年中均在卖力吸引中国投资进入德国。

  中国企业今年上半年在德国的总投资额是2015年的20倍。柯慕贤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是中国企业在德积极并购高科技企业的结果。

  事实上,在2015年,根据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报告,中国就已经成为在德绿地投资项目数量第一的国家,项目达260个,创历史纪录。

  与此同时,2016年中国资本持续涌向德国。据咨询公司安永发布的信息,仅在2016年上半年,中国投资者对德国企业的投资额跃升至108亿美元(约合97亿欧元),接近过去10年总投资额的两倍;其中,中国投资者共收购或参股37家德国企业。

  从整个欧洲来看,中国资金相当青睐德国。今年以来,中国在欧洲总共进行了119桩收购交易,其中24桩发生在德国。年初以来,中国投资者以大约每周一家的速度收购德国公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交易包括:美的集团(26.650-0.02-0.07%)以约44亿欧元收购德国工业机器人(23.850-0.04-0.17%)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制造商库卡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以9.25亿欧元收购德国先进的塑料和橡胶处理设备生产商克劳斯玛菲集团,以及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4.38亿欧元收购德国最大垃圾焚烧发电企业。

  然而中国的收购狂潮在德国引发了舆论担忧:在警惕中国收购德国高科技企业的同时,也抱怨无法在中国得到对等的投资空间和市场准入。

  与此同时,德国大选之年临近,蔓延于欧盟的反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风似乎吹到了德国。

  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马赫尼西(Matthias Machnig)上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经济部未来计划保护一些在德国具有战略重要性行业中的企业。

  《第一财经日报》查阅了德国经济部在此方面的文件,尚未得知德国经济部将哪些行业列为“战略重要行业”。

  仅有在取得德国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才可以对有可能严重威胁德国公共秩序与公共安全利益的并购予以否决或者附加相应并购限制条件。而以前对此的解读涉及电信、军事、能源等行业。

  选举年的保护主义之风

  德国工商大会主席石伟策(Eric Schweitzer)曾表示,德国在中国的投资总量超过600亿欧元,存量较大,但中方在德国的投资不过在20亿~30亿欧元而已,中国对德投资有助于两国贸投平衡。石伟策将在下周随加布里尔一起访华。

  近日正在访华的社民党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北威州)经济部长杜恩(Garrelt Duin)不想过多评论这一纠纷,并将关注点放在了中德合作上。他说,有超过900家中国企业在北威州入驻,“这是我们想要持续的成功故事”。

  商业资讯公司ALACO分析师费舍尔(Martin Fischer)则称,德国2017年大选临近,德国从来都更乐于做一个投资者而非投资接受国,目前中国的投资狂潮引发了一波贸易保护主义情绪,而一些德国政客则在其中寻找机会,积攒政治资本,譬如加布里尔所在的社民党。

  再回到本次收购案上来,审查结果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显然出乎中资公司的预料。

  宏芯基金官网上显示的其投资理念为:半导体行业已经由内生性增长发展到全球化优质资产的并购组合,“中国资本支持下的并购,能充分利用中国的巨大市场机会和金融资本,进行战略整合和管理创新,形成良性循环。”

  自主研发芯片,绝非一日之功。尽管中国政府十多年来出台系列政策,对芯片产业予以扶持,但各地扶持力度不均,加上风险巨大及投资周期长,中国的芯片业仍基本被海外巨头如台积电、三星、高通和英特尔等垄断。

  据外媒报道,宏芯基金表示不会放弃收购。

  德国经济部并没有明确新一轮审查的时间,不过2017年2月28日是收购要约生效的期限。

 
 
 
责任编辑:
梁文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中资,收购,狂潮,遭遇,德国,变脸,欧盟,投资,审查,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