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参考报》综合多方预测,随着中国经济积极因素增多,增长质量提高,结构变化潜力不断涌现,2017年度中国经济将继续在合理区间内运行。
各大机构对于2017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大多数为6.5%到6.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CPI)在2%以上。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6.5%、6.5%、6.4%、6.4%。2017年全年GDP增长6.5%左右,CPI上涨2.2%,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1.6%。课题组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在新常态下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而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预测,2017年,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经济新旧动力进一步切换、新旧模式进一步转换,预计经济运行总体趋稳,GDP增长在6.7%左右,与2016年基本持平;CPI上涨2.5%左右。招商证券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GDP增长6.6%,四个季度的增速分别为6.5%、6.6%、6.6%和6.6%;2017年CPI同比增长2.2%,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9%、2.0%、2.4%、2.5%。
对于2017年的经济运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底部可以保持在6.5%以上,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仍有巨大潜力,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尚未完成,劳动力和人口在工农、城乡之间的转移规模仍然巨大,消费结构、生产结构升级的潜力仍然巨大。改革深化所推动的市场化、国际化蕴含的红利仍然巨大。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的发展进步潜力巨大。中国仍处于社会较快发展进步的历史时期。此外,中国仍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不断增强的技术保障条件。当前劳动年龄人口超过9亿人,国民总储蓄率超过47%,技术交流、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从生产要素供给看,完全可以支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表示,2017年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显著增多。宏观政策需特别关注稳增长、抑泡沫和防风险三大重点。财政政策将保持积极取向,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适度,大幅放松或明显收紧的可能性均不大;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将更加注重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政策间的协调配合;房地产调控将更加强调控房价、去库存和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