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监管下 债市何时回春
记者 周艾琳
5月10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涨至3.7%,创下两年来新高。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跌0.43%
[ 强监管下,债市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到3.7%,但交易员普遍认为,二季度过后可能是债市入场的机会 ]
“本以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到了3.4%可以买债了,没想到一路飙到3.7%,4月的强势监管再度压制了势头。”某大型基金固收研究员对记者感叹。
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交易员和分析师,其认为截至二季度末,监管仍是不可忽视的变量。招商证券(15.810, 0.00, 0.00%)宏观分析师闫玲表示,二季度MPA考核料仍将对银行和市场流动性产生一定压力。
交易员普遍认为,强监管下,二季度过后可能是债市入场的机会。从历史数据来看,收益率达到头部有两个特征,第一是需要收益率触顶几次(即价格触底),第二是需要在高位盘整一段时间(充分的出清),事实上第一个特征已经基本满足了,且等市场消化利空。
资金面、收益率仍趋谨慎
5月10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涨至3.7%,创下两年来新高。十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跌0.43%;五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6跌0.45%,连续九个交易日下跌,创2016年12月以来新低。
同日,央行开展了1100亿逆回购,其中7天、14天、28天分别为900亿、100亿和100亿。“央行此举基本属于意料之中。由于在7天前央行运用大量逆回购对冲了市场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未续作可能带来的冲击,使得今日有近2000亿逆回购到期。”交通银行(5.930, 0.00, 0.00%)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对记者表示。
回顾4月,季度考核结束后的资金面并未如部分市场机构所预期的那样回落。中下旬受缴税因素影响,资金面再度十分紧,并一直延续至5月初,资金面紧平衡特征明显。
根据历史情况来看,5月的财政存款、现金漏出、外汇占款等因素对资金面影响相对温和,而5月央行投放到期资金有约4200亿元,资金面仍主要取决于央行资金的续作情况。
从银行体系可提供的资金来看,较大量的财政存款上缴是4月中下旬资金面的重要原因。天风证券认为,从历史季节性情况来看,5月整体财政存款仍然是温和增加的,过去几年均值约在1000亿元。考虑到4月中下旬的紧张程度以及央行5月2日的公告称财政支出力度在加大,对银行间资金面形成一定支撑,或许本月最终财政存款上缴情况的影响更接近中性。
外汇占款也是银行系资金来源的重要组成。最新的4月外汇储备数据出现了200亿元正增长,市场普遍预计5月外汇占款将保持相对平稳状态。
此前,外汇占款在2、3月都维持在500多亿的小幅外流状态,考虑到期间还经历了3月美联储加息,可以看出资金外流压力较此前阶段相对减弱。渣打银行认为,中国国际收支状况最坏的时期或已结束,今年资本流出有望缓和至3000~4000亿美元,2017年底外汇储备应能维持在高于2.9万亿美元,前提是美元走势和特朗普政策无重大意外。
再来,央行资金投放的意愿占主导作用。例如5月初尽管出现了财政资金回流,但央行未续做2300亿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面仍相对紧张。
天风证券认为,目前公开市场操作(OMO)余额在5000亿元,整体来看仍然处在较高水平,并非短期资金流动性调节工具的常态,有进一步收缩的需求。1795亿元 MLF可能会考虑续做,不然可能对资金面产生较大压力。
券商资金池整顿冲击或被夸大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上周国债期货跳水、国债收益率大涨的主因,或主要是因为深圳证监局关于资产管理业务的整改要求,债券是券商资管配置的大头。其中提及,“禁止开展资金池业务,资管产品的期限应和所投资产期限一一对应,不得存在滚动发行、期限错配、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池业务。”
不过,市场人士和分析师皆认为,部分解读夸大了风险,导致市场恐慌。
“我们当前只是递交自查报告,限期整改并非说5月10日前清理,可能是提交自查报告和整改方案,之后再逐步清理,”某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他也称:“其实大集合配置的大都是标准化债券,这是根据‘新八条底线’的要求。”
招商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郑积沙分析称,监管定义的资金池产品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集合资管产品:滚动发行、分离定价、期限错配、报价,如月开、季开型预期收益率产品,并非传闻中所谓的“所有大集合资管”,同时资管净值型集合产品并未受到监管。“此次主要是降低券商资管期限错配而积聚的风险,是前期监管工作的延续,为保护投资者切身利益,促使资管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在他看来,“保证金类产品由深交所发起,属于净值型产品,并非资金池,因此并不受监管。2016年末券商集合资管总规模约2.2万亿,我们了解,其中过半数为保证金类产品,并且贡献主要的集合资管收入,并不受此次监管所影响。未来资金池产品的逐步整顿,实际上对券商资管甚至行业的收入影响甚微。”
二季度过后或是债市入场机会
强势监管之下,市场草木皆兵。不过,也有不少交易员仍然看好中长线债市的机会。
“银监会在‘四不当’文件中,提出要银行自查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后比例是否超过三分之一,会对银行发存单续命造成冲击,导致银行现在也不敢随便用同业存单冲量,这一点可以从4月监管举措出来后,同业存单的发行与净融资量都显著下滑看出来。”联证证券李奇霖表示。
他认为,具有同业理财续接压力的银行在6月可能会强行赎回未到期委外,带来抛压,导致收益率大幅走高,“不过在二季度过后,银行负债端的压力会明显减弱,利好债市的基本面因素会逐渐显现占据主动,年内最好的一波行情即将出现。”
从通胀来看,“较低的CPI有利于债券获取正收益。历史上,CPI同比增速与10年国债收益率密切相关。从历史数据看,通胀的下行对于债券收益率的影响十分明显。”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最新公布的4月CPI同比上涨1.2%,但仍低于去年平均2%以上的增速。
就经济预期而言,PPI环比增速高点已过,PPI在3月份见顶回落,4月进一步降至6.4%。二季度经济增速也将适度放缓,利好债市。“债券的信用风险更多地表现为个体风险,而不是行业风险。今年至今,违约债券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行业性和地区性。”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