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部级官员调整,历来是观察中央用人思路和用人导向的风向标,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近期,北京、江苏、住建部、环保部、国土部等一批正部级高官履新,稍加分析梳理,不难发现其中的选人用人奥妙。
“事业需要什么人就用什么人”。一个地方事业发展需要用什么样的干部,就选用什么样的干部,因事择人、以事选人,把适应事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当前,北京市面临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地区的污染防治”两大艰巨任务。被誉为“最懂城市新理念”的蔡奇接任书记,“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空降北京,着眼事业发展需要的用人导向显而易见。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把学有所长、干有所成的干部,放在能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专业特长的岗位上,才能更好地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新任环保部党组书记李干杰,在环保部工作近16年,专业经历丰富;担负生态环境治理重任的新任北京代市长陈吉宁,是“环保界的专家”。新任住建部党组书记王蒙徽,是建筑学科班出身,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执掌住建部,意在补齐城镇化快速推进中的基础设施短板。联系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学而优则仕”的案例,“以专业选人、选专业的人”的用人导向可窥一斑。
“有丰富经历的干部更吃香”。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基本原则,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树立向具有基层经历干部倾斜的用人导向。蔡奇曾是福建永安县西洋公社知青,李干杰曾挂任湖南省平江县委副书记、孙绍骋经历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多岗位锻炼……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多岗位历练的干部更受重视、更加吃香。

王蒙徽
简历:
王蒙徽,男,汉族,1960年1月生,江苏盐城人,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7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副教授。
1978年3月-1983年7月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学习
1983年7月-1995年8月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院)辅导员、党委学生工作组副组长、组长,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党委副书记(1984年9月-1989年12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在职硕士学位进修课程班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1月-1995年8月在广东省番禺市挂职任副市长)
1995年8月-1998年3月广东省增城市副市长
1998年3月-1998年9月广东省广州市建设委员会村镇建设处处长
1998年9月-2002年12月广东省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局长(任职至2003年5月)
2002年12月-2004年5月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委副书记、区长
2004年5月-2008年8月广东省汕尾市委副书记、市长(2002年9月-2007年1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8年8月-2011年12月广东省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11年12月-2013年5月福建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2013年5月-2016年8月福建省委常委、副省长、厦门市委书记
2016年8月-2016年12月辽宁省委委员、常委、沈阳市委书记
2016年12月-2017年2月辽宁省委副书记、沈阳市委书记
2017年2月辽宁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沈阳市委书记

孙绍骋
简历:
孙绍骋,男,汉族,1960年7月生,山东海阳人,1984年7月参加工作,198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
1980年8月至1984年7月,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4年7月至1999年3月,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工作,历任干部、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司长。
1999年3月至2001年6月,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副局长(2000年3月至2000年7月,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2001年6月至2009年4月,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局长(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9年4月至2009年9月,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 民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免),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委员(2011年11月任)(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班学习)。
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山东省副省长,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委员(2013年6月免)。
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山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山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2017年2月至2017年5月,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2017年5月,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