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沪深两市震荡下挫,板块全线下跌,个股跌幅超过8%者逾250只。盘后分析,大盘面临获利盘和解套盘双重压力,3100点久攻不破,“盘久必跌”心态造成谨慎情绪大幅升温。另一方面,昨日放量大跌显示资金抛售情绪明显回升,表明A股变盘时间窗口开启。今天有六大重磅消息影响走势。
一、8万亿通道业务遭“双规”围堵中小券商净资本承压
8.8万亿规模的券商通道业务,正面临“双规”的考验。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这两份新规实施之际,也是通道业务大幅缩水之时。
据了解,通道业务的风险资本准备动辄以十亿计,有的中小券商赌上所有净资本都不够用,而大型券商的资管子公司需要母公司担保或直接注资。相比之下,目前通道业务收费却很低。
二、美联储7月不加息人民币大涨黄金暴力拉升
美东时间7月27日下午2时(北京时间28日凌晨2点),为期两天的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政策声明,如市场预计,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0.25%-0.50%不变。
受此影响,美元兑离岸人民币跌至近一周低点,此前FOMC政策声明称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截止至北京时间03:25,美元对离岸人民币报6.6723元,跌幅0.12%。美元即期汇率指数回吐早盘全部涨幅,一度下跌0.20%至1196.66。
三、“点买A股”杠杆高企分布式配资死灰复燃
近期,一种名为“点买A股”的业务正逐渐吸引资本圈的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该业务帮助有杠杆投资需求的人士,找来其他证券账户合作投资,前者提供保证金,后者跟随下单。杠杆通常在5-6倍,有的高达8倍。投资人士和法律人士均认为,点买业务实质上就是监管层明令禁止的场外配资和网络配资,其规模的扩大或将积累金融风险。
四、银行理财新规将出:不得投资股票禁止发行分级产品
消息人士透露,最新版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下发至各家银行,相较于2014年12月下发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有不小的调整。
据《征求意见稿》,对银行理财业务分类管理,禁止发行分级产品;银行理财业务进行限制性投资,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信贷资产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本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除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之外的证券投资基金,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非上市企业股权及其受(收)益权。并作出杠杆控制,要求每只理财产品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理财产品净资产的140%。
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银行理财资金监管新规将出,反映了监管层金融降杠杆的政策意图,也意味着监管层通过货币宽松主动引导短端资金利率的概率大幅下降。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新规在多个方面收紧了对银行理财的限制,此举可能会对股市资金流入在短期内形成利空。但是考虑到基础类银行的客观情况,这部分资金量并不会太大。此外,叫停分级产品也限制了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通过选择不同优先级份额的方式参加权益类产品的投资。
五、央行加码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面紧张告一段落
27日,央行加码公开市场净投放,助力上一日初现缓和的资金面进一步回暖,主要期限回购利率纷纷自阶段高位回落。市场人士指出,在央行维稳操作下,本轮资金紧张基本告一段落,央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态度明确,未来资金面总体仍将保持适度宽松的格局。
六、经参评论:A股改革必须坚守“三化”大方向
新华社旗下媒体经济参考报28日发表评论称,讨论A股市场改革,不妨从2015年大牛市说起。
2015年的大牛市有两个全新的特点:一是投资者结构复杂、多元化。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私募市场的崛起,以及PE与P2P的联手,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15年中国七大类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总规模达到了93万亿,即便扣除通道业务,也有60万亿至70万亿,这是一个庞大的“资金池”,也是一个巨大的投资冲击波。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2015年的大牛市是“资金牛”的原因。
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三大主线,从尚福林到郭树清再到肖钢,三任证监会主席都强调了“三化”改革的一致性、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的各项改革也是紧紧围绕这一主线索而展开的,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成就,为资本市场的下一步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注册制改革及证券法修订,应该是我国市场化、法治化改革进程中的两座重要的里程碑。
因此,加速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排除干扰与阻力,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仍是当前中国A股市场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向。
大盘评述:
证券时报:空头力量集中释放 A股变盘时间窗口开启
大盘面临获利盘和解套盘双重压力,3100点久攻不破,“盘久必跌”心态造成谨慎情绪大幅升温。另一方面,昨日放量大跌显示资金抛售情绪明显回升,表明A股变盘时间窗口开启。
跟踪大跌的诱因,市场将目光聚焦在消息面上,媒体报道银行加强理财资金监管,全面清理理财资金。业内人士认为,加强监管银行理财资金,长期有助于避免相关风险进一步扩大,但短期会影响风险偏好,加速资金“脱虚向实”。
市场人士指出,一系列的监管举措是为了市场健康发展,引导投资者价值投资取向,有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昨日市场剧烈震荡,有反应过度之嫌。
从技术层面看,分析人士认为,上证综指昨日收出的是一根高开冲高遇阻后大幅回落的、带较长下影线的大阴线,这根大阴线的量能大幅放大,资金大幅流出。上证综指盘中一举跌穿了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和30日均线,不过尾市重新回到30日均线上,表明大盘在30日均线附近技术面有较强支撑。
昨日大盘长下影线归功于尾盘银行护盘,这根指数长阴带下影线与6月24日很相似,是否调整也一步到位仍有待观察,但至少说明指数要深跌很难,2900点及半年线有明显的支撑。
中国证券报:“惊魂半小时”后行情如何演绎?钱来不来是关键
当前,沪指3000点“围城”的“大门”已经被砸开,后市资金是否会入场,成为行情演绎的关键。对此,短线市场或有修复性反弹,3000点“围城”有望重新铸就。但是对监管趋严的担忧情绪和风险偏好的降低会抑制行情的演绎,无论传闻是否属实、理财资金具体退出节奏如何则都会成为后市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正是由于传闻尚未得到证实,市场悬着的心也难以放下。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是本轮反弹行情的倡导者,对昨日市场的突然大跌,他表示,仍需等待观望,如果传闻被证实,那么对行情的走向影响会比较大。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谷永涛认为,按照之前的政策导向,监管是有可能越来越严的。而且现在市场本身赚钱效应不佳,因此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也会减弱,后市银行理财资金的监管消息如果属实,那么场内资金如何退出、时间点等,是关注的焦点。
不过,也有人从下跌之中看到了机会。魏颖捷表示,一般而言,如果市场点位较高,那么监管政策的出台就会比较谨慎,当前监管趋严的政策集中出现,则意味着市场可能下行空间较为有限。如果后市继续下跌,那么肯定是布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