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内港监管联动:香港证监会启动中资券商IPO业务检查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1-02 09:11  来源:券商中国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

  来源:券商中国(quanshangcn)作者:金凌

  券商中国记者今日获悉,香港证监会近期或将启动中资券商IPO业务专项检查,在IPO业务核查上,香港与内地证券监管部门有望联动。

  两地监管部门联动核查IPO

  “IPO业务是检查重点,未来香港证监会可能会组织专项检查,监管部门也建议中资券商在港子公司自查业务部门人员配置、内控风控是否合规。”有知情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

  数据显示,目前共有28家券商在香港设立子公司。保荐业务方面,香港去年在全球首次公开招股中排名第一,总金额达到337亿美元,而内地券商子公司以独家保荐人或联席保荐人身份参与的IPO交易占比达到77%。

  彭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香港IPO市场承销金额前五名皆为中资投行,排名前五席依次分别是:海通、建行、中行、招行、交行,第六名为高盛,而摩根士丹利则下滑排至第七。单就IPO来说,中资投行的实力是最强的,已经超过外资投行。

  兴业证券控股子公司兴证国际(1.32-0.02-1.49%)日前在香港上市,发行10亿股,承销团队被中资投行垄断。而业内关注的平安集团旗下的陆金所已启动香港上市工作,参与IPO的投行中也有中信证券的身影。

  业内人士表示,香港证监会启动中资券商在港子公司IPO业务检查,能够提高相关机构的风控合规水平,从时间上看,与国内监管部门的IPO核查有些联动的味道。

  今年6月24日,内地证监会部署了IPO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规违法专项执法行动,此次专项核查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据了解,今年已有兴业证券、西南证券、中德证券因IPO或并购业务违规被处罚。

  日前更有消息显示,内地监管层正在更大范围内启动IPO专项核查工作。

  中资券商在港子公司业务盘点

  国际化是国内券商近年来着力发展的方向,香港市场是重要跳板。伴随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资券商在港子公司业务量呈现增长趋势,从业务板块看,融资类业务成为重要收入来源,放贷业务量很大。

  “内地券商在香港子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其实是融资类业务,据我们了解在香港市场的占比已经超过了40%,其中海通国际(5.020.040.80%)香港子公司在港融资规模和股权融资规模排名靠前。”有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据他测算,目前中资券商在港子公司经纪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20%,承销占10%左右,其余很大比例都来自融资利息收入。

  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内地券商在港持牌子公司总盈利为27亿港元,较2015年同期下跌34%。

  中资券商在港子公司的经纪业务实力仍有待加强。据上述机构人士介绍,虽然客户数不少,但证券交易金额在香港占比不足10%。据了解,持有香港经纪业务牌照的券商有500多家,港交所根据交易量将这些券商分为三类:A类券商是排名前14的大券商,排名15-60是B类,排名60之后是C类。目前,中资券商中A类只有中银国际,交银国际、国泰君安国际(3.02,0.051.68%)等属于B类,还有大部分属于C类的券商。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沪港通业务的推进,深港通又开通在即,中资券商在港经纪业务收入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监管部门的深港通工作时间表安排,业内预计11月中下旬就将开通。据港交所消息,首阶段模拟交易顺利,共有144名交易所参与者参与北向交易排练,而深圳则有97名市场参与者参与南向演练。

 
 
 
责任编辑:
梁文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内港,监管,联动,香港,证监会,启动,中资,券商,IPO,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银河证券港股定增套牢机构 陈共炎逆势谋A股输血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外媒头条:恒大洽购英国高端住宅建筑商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