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财经讯 据深交所13日消息,日前,深交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2017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落实会议各项任务要求中指出:2017年深交所要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深化创业板改革,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支持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广、契合国家发展战略导向的优秀企业上市。
可以说,此次会议是深交所对上周五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讲话的响应,上周五刘士余在会议上明确指出,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还需优化分层的制度和办法,“新三板既要有苗圃功能,又要发挥土壤功能。”刘士余认为,“让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能够转板的就转板,不愿意转板的就在新三板里面绽放。”
对于深交所再谈新三板转板创业板问题,凤凰财经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现任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程晓明指出,尽管新三板转板创业板是积极相应证监会的号召,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上难度仍然很大。对于新三板转板创业板的试点预期,程晓明并不看好。
程晓明认为,新三板最主要的方向应着眼于把交易搞活,而并非是主要精力集中于转板上。
在他看来,转板数量有限是制约新三板转板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门缝太窄,真正可以转的能有几家?数量太少那还谈什么影响和意义。”
自1990年沪深交易所设立以来,截至2016年年底A股上市公司数量刚刚突破3000家,平均每年上市的公司数量近190家,而其中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仅有几十家。“按照这个比例,每年创业板留给新三板转板的位置最多只有30家左右,对新三板的意义可以忽略不计。”程晓明指出,“即使IPO提速,但是目前并看不到新三板可以从中受益。”
2016年10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中提出:研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相关制度。如今在对新三板转板创业板的措辞上,深交所明确表示“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从措辞上可以看出,从研究到推动,新三板转板问题一直在管理层的蓝图里,但事实上过程却并没有预想的顺利。
据凤凰财经记记者粗略统计发现,一些原希望走转板通道的企业转而又去排队IPO,而排队名单中至少有70家新三板企业。对此,多位市场人士指出,新三板的转板试点短期内难见大的进展。
而在民生证券最新一期的新三板研究报告中也表示,新三板转板政策的预期虽然得到加强,但短期内转板制度的推出仍有一定实际困难。北方地区一家上市券商投行部副总裁则在媒体采访中明确指出称,“至今仍然没有一家企业实现转板,之前的案例均是通过常规IPO通道实现上市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转板。”
从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从《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到《“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在三年时间里,有关“新三板转板”的相关内容,至少已在国务院和证监会所发布的文件中被七次提及,但转板政策却迟迟未定,试点运行亦没有正式实施。
对此,程晓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新三板没有必要转板到创业板。“新三板主要的问题是交易不活跃,集中精力把交易搞活跃就可以了。”而事实上,市场各方对新三板的预期较低,股权投资功能较强、股权交易功能较弱等基本特征一直以来都是掣肘新三板发展的深层原因。而市场分析指出,在短期内无大量资金进场的情况下,市场总体交投水平难以有明显的改善。
此外,程晓明还表示,“新三板设立之初的定位是为服务创新性高科技公司,而主板是为传统企业服务,这是二者很明显的区别,所以根本没有必要转到主板,服务对象都不一样。”
新三板转板创业板,去年就在风头上,此次再次提出“转板”,可以看出市场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但业内分析称,试点短期仍难有大进展:“一些人担心转板制度将破坏新三板市场独立发展的趋势,使优质企业快速流失。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挂牌企业家数过万的证券市场,目前新三板的流动性确实令人担忧,只有上下打通才能让这个市场活络起来。”
(凤凰财经张雅欣邮箱:zhangyx3@if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