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这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以来,中方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会议。
5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6000多字的主旨演讲。

新闻配图
习大大讲话要点回顾
一、 概括丝路精神核心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二、 研判当前世界形势
历史维度: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
现实维度: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三、 “一带一路”过去4年成绩单
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
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
四、 下一步建设目标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五、 中国承诺要做这些大事
同有关国家的铁路部门签署深化中欧班列合作协议。
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
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提供2500亿元和13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产能、金融合作。
本届论坛期间同30多个国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同有关国家协商自由贸易协定。
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未来5年内安排2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培训5000人次科学技术和管理人员,投入运行50家联合实验室。
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
向“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提供20亿元人民币紧急粮食援助。
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资10亿美元。
在沿线国家实施100个“幸福家园”、100个“爱心助困”、100个“康复助医”等项目。
六、 “一带一路”合作范围
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
会议介绍
一、 出席论坛的都有谁?
此次,与会嘉宾和参与方面向亚欧非,涵盖五大洲;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还有国际组织。单从出席者这一项指标来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无疑是中国继北京APEC、杭州G20之后举办的又一次重要国际盛会和主场外交。
出席论坛的国家:
亚洲(15):中国、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老挝、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越南、土耳其、柬埔寨、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吉尔吉斯斯坦
欧洲(10):白俄罗斯、捷克、俄罗斯、瑞士、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波兰、塞尔维亚、西班牙
非洲(2):肯尼亚、埃塞俄比亚
拉丁美洲(2):阿根廷、智利
大洋洲(1):斐济
此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也将出席圆桌峰会。
谁最先抵达?
5月11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专机楼迎来了第一位前来参会的国家元首——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而接下来的几天里,数十架各国领导人的专机会“挤爆”首都机场。
谁最后确认?
据外交部4月18日举办的中外媒体吹风会上公布的消息,习近平主席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应习近平主席邀请,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论坛。
而就在5月12日,外交部确认,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塔姆巴耶夫也将出席圆桌峰会。如此一来,出席领导人圆桌峰会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增至29人。加上东道主中国,则是30位国家首脑。
二、 哪些重要活动将开展
论坛包括三大部分的活动:高峰论坛开幕式、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
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后将举行高级别全体会议。
5月14日下午举行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和智库交流为主题的6场平行主题会议。
当晚,习近平主席和彭丽媛教授在人民大会堂为与会外方领导人夫妇举行欢迎宴会,宴会后在国家大剧院共同观赏文艺晚会。
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将主持圆桌峰会,会后将举行记者会,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并介绍高峰论坛主要成果。
高峰论坛期间,习近平主席还将主持多场国事访问和双边会见。其中,据外交部介绍,普京与会期间将会与习近平举行会谈,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看法。
三、 哪些成果将达成
本次论坛希望实现的成果包括——
凝聚更多共识:领导人圆桌峰会将发表文件,深入对接政策举措
明确合作方向: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预计指定20项行动计划
推动项目落地:落实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各国发展焦点上
完善支撑体系:中方将于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举措
论坛着眼于共建开放平台,共享发展成果。
1、中方同出席圆桌峰会的有关国家共同发表的联合公报。
这份公报将反映各方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共识,不仅有助于总结过去3年多的成果经验,还能吸引更多伙伴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2、达成数量更多、层次更高的合作协议。
据悉,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次论坛期间还有望再与近20个国家和20多个国际组织商签合作文件,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3、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工作落实、项目落地。
论坛期间,各方将协商确定下一阶段双多边重点合作领域,制定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合作规划,细化具体的行动方案。初步预计,中方有关部门将与沿线国家对口部门共同制定近20项行动计划,涉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能合作、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各方还将在论坛期间进一步制定各领域的合作项目清单,通过组建联合工作组,建设投资合作中心等方式,确保项目落地。
4、金融领域的合作举措。
据外交部介绍,中方将与各方共同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举措,包括完善金融领域合作机制,建设科技、环保等领域综合性服务平台,加强各领域人才交流和培训,论坛期间有关各方还将就一大批具体合作项目签署投融资协议。
投资机会
目前,央企仍然是“一带一路”的主力军,央企以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为民企走出去创造完备的路线、交通、资源、产业园区等基础条件,形成“国企搭台,民企唱戏”的格局。
2015年7月,国资委发布《一带一路线路图》,发布了“交通丝路”、“海上丝路”、“空中丝路”、“能源丝路”、“电力丝路”、“信息丝路”六个部分的重大项目进展情况,行业主要分布在交通、海运、航空、能源、电力、通信等领域。涉及央企为中交集团、中国中铁,中国海运、中远集团和招商局集团,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南方电网、中国国家电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
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产业投资高端化、企业抱团走出去、从发展中国家进军发达国家的趋势明显。华为、联想、长城、三亿重工、吉利、红豆、万达等大型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成果。
民营企业进展如何呢?
1、非国企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已占半壁江山
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9382亿美元,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平分秋色,其中国有企业占50.4%,非国有企业占49.6%。而在2006年国有企业占比81%,2006-2015年国有企业占比逐渐降低,非国有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2015年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8261.9亿美元,第三产业占比75.2%,第二产业占比24%(采矿业53.9%、制造业29.8%、建筑业1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第一产业占比0.8%。
2、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方式
产品和服务贸易;
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
设立工业园区实现抱团走出去。
新财富白金分析师、连续七年蝉联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建筑和工程行业第一名的杨涛认为:“我国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拐点,“一带一路”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预计此次论坛的举办将会达成多项国家级的备忘录,为未来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
杨涛表示:“一带一路”国策产生的一个重要的产业背景是我国建筑企业,尤其是央企,已经具备了对外产能输出的能力。2016年国际总承包商250强评选中,中国已经有65家公司上榜,比第二名的美国多了26家。这说明我国建筑行产能已经开始走向国外,而顶层设计的“一带一路”有望加快我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与节奏。坚定看好围绕五月大会一带一路超级主题机会,除三个国际(北方国际、中工国际、中钢国际)外,建议积极加配建筑央企,重点推荐葛洲坝、中国交建、中国化学、中国建筑、中国铁建,关注中国中冶、中国电建、中国中铁。
一带一路这四年
2013年9-10月:
第一次提出“一带一路”概念
2013年11月:
第一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4年12月:
丝路基金成立
2015年2月:
“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2015年3月:
“一带一路”顶层规划设计出台
2015年11月:
“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战略衔接
2015年12月: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2016年3月:
“一带一路”列入“十三五”规划
2016年12月:
提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
2017年5月:
举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习大大眼中的“一带一路”
日前,新华社推出微视频《大道之行》,以一种全新方式解读“一带一路”。习近平在其中聊起他眼中的“一带一路”。
2013年
我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
分别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
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站在这里回顾历史
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
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
这一切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
当今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
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
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
就是要以互联互通为着力点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通
打造多元合作平台
实现共赢和共享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
是中国根据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宝贵启示
着眼于各国人民
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共同梦想
为世界提供一项充满东方智慧的
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
“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包容的
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
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3年多来
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积极响应支持
“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扩大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
让我们拿出信心采取行动
携手向着未来前进
(编辑:左迪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