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海玉佛禅寺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大雄宝殿平移启动。图为玉佛禅寺航拍情况,中间为大雄宝殿,底下铺设了10条滑移轨道。本版图片/新京报记者朱自洁 摄

昨日,玉佛禅寺大雄宝殿平移施工现场。
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安远路170号的百年寺庙玉佛禅寺,昨天起实施对该寺最大建筑大雄宝殿的整体平移。
大雄宝殿将借助现代平移技术向北移位30.66米,到位后顶升1.05米。内部佛像及文物也将同步完成平移,这在国内建筑史上尚无先例。
此前,我国已经多次实施历史建筑平移工程,移位建筑包括寺庙、大桥、洋楼等。
百年历史建筑现严重安全隐患
玉佛禅寺现址始建于1918年,历经百年风雨,建筑结构日渐老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消防、公共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据玉佛禅寺介绍,寺院建筑年代久远,主体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历史建筑出现了虫蛀、开裂、变形等安全隐患,天王殿的部分柱子已发生倾斜,而消防设施也已老化陈旧。
同时,伴随着各方善信纷至沓来,寺院环境日显局促。玉佛禅寺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寺年客流量达200万人次。玉佛禅寺方丈觉醒曾表示,大年夜到大年初一的一天一夜,该寺人流量达到10万人次,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玉佛禅寺占地面积不到8000平方米,相比之下,每日限流8万人的故宫博物院,开放面积则超过了50万平方米。
觉醒还说,大量人流聚集时,由于寺内主体建筑都是极易燃烧的砖木结构,寺庙内聚集的明火也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消除各类隐患、维护公共安全的保护性修缮工程已刻不容缓。
2014年7月,经上海市政府立项和施工批准,玉佛禅寺正式启动“消除安全隐患保护性修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