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公益资讯 > 正文
   
 
两岸社区共建应设常态化共享资源机制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4-06-23 12:06  来源: 京华时报
 
 

 □田小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研究员

  据媒体报道,6月15日,在首届两岸社区治理论坛上,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两岸应相互学习和借鉴成熟案例,探索本土化治理道路。应鼓励两岸城乡社区共建、结对,开展两岸社区居民活动,扶持公益性社区活动,逐步建成常态化的共享资源机制。

  本月初,台湾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和台湾桃米生态村的代表专程从台湾赶到海南省海口永兴镇的博学里村,签署了两岸首个友好村合作协议,其主要内容是促进两个村庄社区层面生态建设合作。

  这两个村,都是两岸民间组织探索生态建设的典型,两个农村社区的合作,是两岸民间交流、社区结对共建的一个标志性案例。

  而在近期举办的海峡论坛上,台中市蔡炳刊副市长介绍了他们新近推出的“智慧存折簿”项目,就像钱存进银行一样,读书也有存折。作为家庭亲子共读的阅读记录,以此推动家庭阅读计划;鼓励孩子“关掉电视、打开书本、全家阅读、享受幸福”,同时在社区设立图书站点。这个项目,在会议上引起了大陆与会者极大兴趣,会上即探讨如何结对学习,共同促进城市社区与家庭的读书活动。

  类似的两岸社区交流与合作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已经不同程度地展开。应该说,这是两岸交流的新领域,也是两岸合作深入的重要表现。

  两岸有着共同的基本文化价值,可以快速地互相学习。尤其是在社区层面,两岸家庭教育方式以及邻里互助关系等,包括许多文化课程,都是同体共生,没有任何障碍。社区层面的交流,可以实现两岸的深度了解与理解,这是其他层面所不具有的优势。

  两岸社区建设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从宏观层面上讲,台湾已经基本完成从不发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和发达水平的转型,城乡融合处理得较好,在社区建设方面,台湾鼓励多方参与,促进社区多元化的发展,社会组织建设与公益慈善事业相当发达,社会工作已经有相当成熟的经验。而大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已经步入中等发达水平并进入社会体制改革阶段,大陆多年开展基层民主、村民自治等,基层社区较有活力。如果两岸加强交流,开展共建,仅仅从大陆的角度看,社区建设就能获得较多的直接经验而得到较快提升。

  同时,两岸现实中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这些挑战都需要中国文化的复兴才能得到较为有效的应对,两岸有着共同的努力方向,可以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比如,两岸在老龄化与家庭教育等方面,都可以展开深度合作,台湾社区的许多探索,完全可以在大陆结对实验。

  两岸合作,应该建立起一定的机制与合作框架。在两岸全面交流还不尽通畅的情形下,民间组织,特别是有些已经在大陆建立多个项目的台湾民间组织,如慈济等,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慈善界就建立起了中华慈善百人论坛,展开两岸四地慈善研究的深度交流。所以,两岸在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层面应该建立起更多的伙伴关系,纳入各类现行框架或者创造新的社区交流机制,包括建立起专题性的合作交流机制,如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区治理、家庭教育、老年照料、儿童成长、社会福利、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等,在这些方面完全可以结对交流,合作分享,从而促进两岸的深度理解与合作。

  桃米生态村与博学里生态村的合作,也许可以作为范例,引领两岸社区的结对共建。

 
 
 
责任编辑:
袁卫华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两岸,社区,共建,应设,常态化,共享资源,机制,田小红,小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海上丝绸之路申遗5年内难轮到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安全童乘”用切实行动守护儿童安全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