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牵着蜗牛去散步”公益活动关注智障人士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太快。”台湾张文亮教授的一首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是在教育家长们,不要嫌孩子慢,要用耐心和爱心呵护孩子的成长。5月14日,为切实提升全社会对智障人士的认知度,进一步消除歧视,中国智协“牵着蜗牛去散步”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榆林分会场在榆林沙河公园如期举行。
5月14日下午,在榆林市沙河公园,榆林市青年慈善志愿者服务队、榆林微尘志愿者协会、榆林心理研究会、绥德慈航志愿者团队等爱心组织和公益团队以及周边群众,共计150人参与活动。
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志愿者和这些智障的孩子们都穿着一样的公益衬衫,一起跳舞、游戏、漫步、观景,感受自然的美好,景色的秀丽,志愿者为孩子们献上了精彩的节目和互动游戏。
据了解,此次活动之前,中国智协已经酝酿了近十个月的时间,与广大家长做了广泛的交流,征得几乎百分之百的赞同,决定选择以可爱的小蜗牛作为智障群体的代言形象,并将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蜗牛日”。每年的这一天,将举行全国联动的“牵着蜗牛去散步”活动,平时将不定期举行小规模的活动。
在活动现场可以看到,这些孩子们都很乖巧和善。智力障碍人员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不能表达自己的诉求,整个群体呈现出内向、内敛、低调的特点。
“这次活动的举办,就是为了给‘小蜗牛’们创造机会走出家庭,融入社会。”陕北爱心树理事长南雁表示,同时也通过这个活动倡导全社会更多的关爱汇聚到这个特殊群体,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来参与这个活动,为这些“折翼的天使”营造一个宽容、无歧视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美好生活。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