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30省份275位艾滋病感染者称接到了诈骗电话,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信息疑似被大面积泄露。1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已经报案,将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尽快破案。

诈骗者掌握病人姓名、确诊时间等
艾滋病公益组织“白桦林全国联盟”负责人白桦一直跟进这起诈骗事件。过去几天,他与全国30省份接到诈骗电话的艾滋病感染者取得了联系。
而截至17日晚上,白桦林全国联盟共接到来自30个省区市的275例艾滋病感染者被诈骗的情况反馈。白桦表示,据他所知,目前只有青海还没有艾滋病感染者称接到诈骗电话。
白桦表示,骗子自称是政府部门或卫生局的工作人员,将给艾滋病感染者发放补助。一些感染者被要求提供600-700元的手续费。还有一些骗子自称为疾控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为感染者办理补贴,收费3000元,今后吃药不需要再花钱。
电话交流中,艾滋病感染者们发现诈骗者事先已掌握他们的个人信息,包括真实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户籍信息、确诊时间、随访的医院或区县疾控部门等。
白桦提醒称,诈骗电话一般都是170开头的号码,建议患者拒接电话或接听后不承认是自己或家人。接到电话后也可以使用手机录音,获取证据与当地疾控部门取得联系进行报警处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17日表示,艾滋病感染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受国家法律保护。国家艾滋病感染者相关信息系统被列为国家网络信息重点安全保护对象,并且按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进行管理。发现诈骗情况后,中国疾控中心立即启动了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响应,对相关信息系统开展安全排查,并进一步提升了相关加密措施。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已经报请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将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尽快破案,也同时呼吁接到类似诈骗电话的感染者,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同时,全国多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陆续展开工作,安徽、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疾控中心已经发出预警。多地感染者称,已经收到当地疾控部门发出的手机短信,提醒谨防诈骗。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韩骁表示,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殊性,艾滋病人的相关信息受到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他表示,拨打电话的犯罪嫌疑人涉嫌诈骗罪,数额3000元以上即可追究刑事责任,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最高可处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