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艺人黄嘉千(左)、夏天与“家扶扑满”

▲志工用帮人清洗汽车的方式募款

▲卡片认捐
台海网11月6日讯 今年台湾经济不景气,社福团体纷纷表示“很有感”。近日,据台湾媒体报道,家扶基金会全台捐款数目就比去年少了三成,而创世基金会募得发票量则是八年来最低。在这种情况下,台湾社福团体纷纷推出了创新的做法与服务,不仅让人眼前一亮,也希望能够透过创意唤起民众捐款的热情。
募款难!社福团体很揪心
家扶基金会是台湾一家关怀弱势儿童、弱势家庭的公益组织,据媒体报道,今年家扶全台捐款与去年相比少了三成,到今年8月底,数额就少了5000多万(新台币,下同),这让工作人员都很忧心。家扶年度预算仅8%来自帮助相关单位执行方案,92%来自捐款,眼看急难救助金不能“开天窗”,家扶只得积极开发新的捐款方案。
家扶社会资源处处长林秀凤向导报记者表示,由于收入来源主要靠捐款,且大额捐助“可遇不可求”,家扶还是把重心放在小额募款上,希望每个人都能为公益出一份力量。当前,家扶推出每月固定捐助300元当“助养人”的方案,还开发了可爱的“家扶扑满”,民众只要捐助800元就可以认养回家,等存满零钱再送它“回娘家”。此外,他们还推动了家扶悠游卡、手札、LINE捐款等,民众只要捐款就能收到赠品。
募款难,台湾创世基金会同样深有感触。其公关部副主任游丽真指出,今年创世募得发票量是八年来最低,张数、中奖金额都比去年少四成。此外,因为近来地震、风灾多,大笔捐款少了好几成,由于创世年度预算八成倚赖捐款,金额缺口达3000万元。这段时间以来,创世也在努力创新捐款方案,例如宣导电子发票爱心码捐款、卡片认捐、设计“功德袋”小布袋让民众当“扑满”,多方刺激民众捐款意愿。
靠同情?民众只会买一次
全台社福团体上万个,再加上募资平台上各式新创、艺文团体及独立媒体都来募款,考验着公益市场。喜憨儿基金会是其中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小的社福团体之一,昨日,导报记者也请其公共事务处处长胡玉芳分享经验。
胡玉芳表示,今年收入是比去年同期差一点,愿意和喜憨儿合作的企业没有变少,但是企业投入金额变少了。她建议,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服务的质量。喜憨儿设立餐厅、烘焙坊多年,口碑一直不错,民众过中秋节很容易就想到要买喜憨儿月饼,去年艺人林依晨结婚时主动使用喜憨儿喜饼,也让该款喜饼卖到缺货。“喜憨儿的收入来源,6成以上靠产品的营业额、捐款占25%、相关补助占15%,财政来源不单一,抗压性也比较强,这是我们受影响小的主要原因。”
“如果只靠同情心,大家不会买第二次。”胡玉芳说,近年许多公益团体推出产品,但产品须够好,才能成为具吸引力的“商品”。她举例说,如果要推出抹布,就要自问:“大众需要吗?卖相OK吗?”否则只是把要求大众应具的“同情心”换个面貌,责任仍转嫁给大众。
除了喜憨儿,向来服务颜面伤残朋友的阳光基金会也颇有创意。近年来因应行业竞争,不但将以身心障碍者员工为主的阳光加油站升级成了汽车美容中心,还卖起鼓励槟榔园转种而来的苦茶油。执行长舒静娴表示,长年嚼槟榔是口腔癌的主因,阳光鼓励农户转种茶油树,不但有助减少患病,也保护山林,未来盼与农民合作契作稳定产出,帮助社会,也为基金会募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