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公益资讯 > 正文
   
 
冬夜被困石门山 通宵搜山救下被困六旬翁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6-11-13 13:19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救援队员找到迷路老人(穿蓝衣者)。救援人员供图



  半岛记者 鲍福玉 

  12日清晨7时许,在经历了14个小时的救援后,一名63岁的登山爱好者被救援人员从石门山上救下。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这又是一起走野路导致的险情,好在救援人员及时赶到,才避免意外发生。采访时,救援人员提醒,立冬后山上气温骤降,外出爬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走野路,否则一旦在山上迷路后果不堪设想。 

  冬夜老人被困石门山 

  “有一名老人被困在石门山上,现在救援队的人员正在山上搜救!”11日晚上9时许,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热线96663反映此事。记者随后辗转联系到上山救援的世宝特慈善救援队的赵先生。“是一名63岁的登山爱好者,由于无法定位其所在位置,目前救援队员只能分成四路上山寻找!”赵先生说,他们是下午4点30分接到的求救电话,5点左右开始向山上进发,由于此时天色已经黑了,所以救援工作异常困难。 

  “他走的是野路,因此很难确定其所在位置,而且山上全是悬崖峭壁和荆棘杂草,这也给救援增添了很多困难!”赵先生说,通过与老人的对话,他们逐渐知道,老人是上午开始爬山的,已经爬了6个小时的山,一开始老人有个旅伴,大约下午4时许,两人在下山过程中,旅伴从悬崖上滚落了下去,虽然没有受伤,可由于两人相隔着悬崖无法再次会合,他们俩就分开了,老人便一人从山上往下走,结果越走越看不到路,最后在山上迷了路,便拨打了110求助。 

  喊号子确认被困位置 

  “晚上救援是最困难的,尤其是这种野路救援!”赵先生说,因为很难观察到周围有没有显著的标志物,他们只能根据老人提供的些许线索慢慢寻找,但是救援还是很快陷入困境。“我们从石门山的东找到了西,又从西找到了东,还是没有老人的踪影!”赵先生说,而这时因为体力透支,加上夜里山上的风很大,在极低的温度下,老人已经开始说话不利索了。 

  “必须马上改变救援策略!”赵先生说,他们判断极有可能老人提供的位置是不对的,他们必须抓紧时间确认老人正确的位置才行。随后在和其他救援人员通气后,他们三路救援人员分别通过喊号子的方式来让老人识别。“第一队喊‘1’,第二队喊‘2’,第三队喊‘3’!”赵先生说,果然这招很奏效,在与老人通话时,老人表示,他能听到有人喊“3”。“老人应该在华楼山附近,我们又抓紧向华楼山附近寻找!”赵先生说,最后在12日的午夜0点10分左右,他们终于在距离老人约1000米的位置看到了老人的救助灯光,而又爬了两个小时,他们终于找到了这名老人。 

  “虽然老人被困地点距离山下也就2000米,但是这段路整整走了4个小时!”赵先生说,因为这段路全是大大小小的悬崖,看着距离很近,实际上要绕很大的弯路,而且荆棘密布,下山的时候,他们一边抽调专门的救援人员护送老人,一边有队员在前面开路。到早晨7点他们真正到达山底时,才看见很多队员的脸都被荆棘划开了。 

  冬天爬山要合理规划时间 

  “虽然一晚上很辛苦,总归人是安全救下来了!”赵先生说,老人随后向救援人员表达了谢意。采访时,救援人员也提醒,进入立冬节气之后,山上温度骤降,“这时候晚上气温很低,如果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低温症’。”救援人员提醒驴友,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年驴友,千万不要走野路,一旦在山上迷路很容易酿成意外,同时市民在爬山时,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合理规划好登山的时间,在日落前一定要赶下山。 

  请本文线索提供者王先生到本报领取线索费 100元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冬夜,被困,石门山,通宵,搜山,救下,六旬,救援,队员,找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青海省實施“慈善清虫助困行動”醫療救助項目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人狗情未了 主人邀百人送别爱犬最后一程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