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付殿贵 刘震 齐求是 通讯员聂际慈 郝静秋)本报11月17日以《老两口攒百万元捐南开大学》为题,对宋声扬、程毅夫妇捐资助学的事迹进行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昨日,宋声扬在南开区望园老人院告诉记者,“这几天家里来了不少媒体,社会给的赞誉太高,我们只是做了件普通事儿。”
11月25日,南开大学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宋声扬、程毅助学基金”捐赠仪式。89岁的南开大学离休干部宋声扬将100万元“捐赠支票”交给南开大学,实现他和老伴儿程毅捐资百万元助学的愿望。
宋声扬和程毅原来住在南开区望园里社区一栋楼的6楼。那栋老楼没有电梯,老人上下楼极不方便,但为了攒够一百万元助学款,两位老人始终没有改善住房条件。老两口本来打算,万一有一天生活不能自理了再搬进养老院。但今年3月份,程毅不小心摔了一跤,并因此受伤住院。独自住在6楼又患有心衰、哮喘的宋声扬,无奈提前搬进南开区望园老人院。“如果我早点和老伴儿搬到这儿,生活方便了,也许她就不会摔那一跤。”宋声扬遗憾地说。今年9月,程毅病逝,享年91岁,临终前也未能入住养老院。
说起捐资助学的初衷,宋声扬说,这一想法源于他偶然间在学校食堂看到的一幕。“有些家境差的学生看到肉菜时掂量再三也舍不得买。他们学习紧张需要营养,该有人帮助。”宋声扬看到这一幕后,回家和老伴儿商量,决定将积蓄捐给南开大学,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孩子早已经自立,不需要父母补贴了。需要买房子吗?也不用,有套企业产的房子够住了。”此后,老两口开始有意识地存钱。
宋声扬说,程毅在住院期间一再念叨:早点把捐资助学的事儿办了。为此,今年8月,宋声扬将定期存款20万元取出来,作为首笔助学金交给南开大学。程毅病逝后,宋声扬又将剩下的80万元分两次捐给南开大学。“我俩捐资助学的心愿实现了,心也就踏实了。”宋声扬下意识地看了看床头,老伴儿程毅的遗像放在那儿。老人的眼眶有些湿润,他的目光转向床边摆列整齐的大量藏书和剪报。
记者翻阅了老人的剪报发现,大部分出自《中老年时报》,“我从时报创刊起就开始订阅。”宋声扬说,如今他已承诺将这份精神食粮转赠南开大学师生。“我和老伴儿已表示捐赠这100多箱藏书和我几十年制作的220册养生保健剪报。待我百年之后,希望图书馆可以设个‘健康阅览室’,让这些书和剪报为学生们输送保健知识。”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给宋声扬、程毅夫妇的感谢信中写道:“你们将多年积蓄的100万元捐给南开教育基金会,用以资助具有爱国心的贫困学生,令我非常感动。我们一定十分珍惜,精心管理和使用好这笔基金,充分发挥其助学育人功能。同时,我们要学习你们为师爱生的高尚品德,秉公尽能,立德树人,正人先正己,以师德三优创南开之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