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公益资讯 > 正文
   
 
多元公益机构助力深圳建设“爱心之城”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3-31 10:06  来源:深圳晚报
 
 

  

 

  深圳市地铁义工联合会 地铁里动人的红马甲 ▲深圳市地铁义工联的义工正在指引乘客。

  

 

  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让阳光照进每个家庭 ▲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学生宣讲反校园欺凌知识。

  

 

  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 滨海湿地生态守护者 ▲红树林基金会志愿者在给学生做导览。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3月的深圳,百花齐放,生机盎然。各类民间公益机构也在此遍地开花。这些多元化的公益机构立足于深圳,秉承服务于民的理念,从社会生活的不同维度入手,为他人提供帮助,也让深圳变得更有爱。

  第十四届关爱行动之“十佳公益机构”评选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本报特意选取其中几个典型的公益机构,与读者一起分享他们背后的动人故事。

  “您好,请往右边直走下楼梯,转2号线往新秀方向坐三站到。”身着红色马甲的义工阿林正耐心回答一位问路市民。阿林是深圳地铁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地铁义工联)的一名义工,自2012年地铁义工联成立以来,阿林便加入了义工队伍,像这样的指引,阿林做过无数次。阿林表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受助者也常常会回报给她一个微笑,这让她很满足。

  阿林所在的地铁义工联是深圳第一个地铁义工组织,也是全国轨道交通行业首个具备独立法人的义工团体。在深圳地铁内,身着红马甲的义工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们的服务不仅限于地铁线路的指引,在票务咨询、扶梯安全大使、礼仪服务、外语翻译、秩序维持、宣传讲解、服务督导各类特色岗位上,也随处可见“红马甲”的身影。“红马甲”已经成为深圳地铁内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也提升了深圳的城市形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地铁义工联共有义工约7800名,他们在日常早晚高峰、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春运期间,服务近80个地铁大客流车站,为全市安全文明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地铁义工联工作人员蒋维告诉记者,在开展日常地铁服务活动的同时,地铁义工联还举办了多次公益活动。2016年春运期间,为保障春运旅客返乡,地铁义工联罗湖组组织了“深圳有爱·义工送粥”——地铁义工春运送温暖活动,为来深务工人员送上近万份爱心热粥,让这些务工人员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地铁义工联还联合社区、社会企业,先后在2014年和2017年开展“世界上的另一种蓝”大型青海科巴儿童公益项目,邀请青海山区一批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来深交流学习,圆了孩子们的“深圳梦,大海梦”。

  为贫困山区孩子捐款捐书、为灾区提供救援物资、为边远地区支教……这些都是地铁义工联正在做和已经做过的公益活动,这个立足于深圳的公益机构,正逐步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给更多的人送去温暖。

  深圳市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阳光家庭)是一家致力于服务家庭的综合性公益机构。自2011年6月成立以来,该机构一直以“提供家庭服务,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共融”为使命,聚焦妇女儿童及家庭,对家庭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供专业化、针对性的服务。

  近年来,阳光家庭关注社会所需,积极开发和实施了“太阳花”园区女工关爱项目、“小候鸟”流动儿童关爱项目、“护蕾行动”反校园欺凌项目、“阳光童年”河源市共荣村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等,其中“护蕾行动”是阳光家庭今年着重推广的项目,他们通过走进学校,向学生、家长和老师培训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识别校园暴力,让家长和老师重视校园暴力。

  阳光家庭的服务领域非常广泛,小到家庭矛盾调解,大到反对家暴、消除校园暴力、资助贫困儿童等,只要群众有需求,他们就会尽力提供帮助。阳光家庭的工作人员余丹丹告诉记者,在所有的服务领域中,他们最具特色也最擅长的是家庭服务,该项服务主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亲子教育、婚恋指导、婚姻调适、家事调解、权益保护等一站式家庭综合服务。而最具人性关怀的则是园区服务,该项目从生理、心理、社会关怀3个层面,深度介入女工的生活,提高女工性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致力于有效减少女工流产、未婚先孕等社会问题。

  专业的服务需要专业的人才。记者了解到,阳光家庭目前有215名员工,专业社工岗就有117名,其中不乏一些专业人士,比如二级心理咨询师有4名,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有1名。“我们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一起帮助更多的人。”余丹丹对记者说。余丹丹自己也是一名社工,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也从一名“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优秀社工了。

  据悉,因为服务经验充足,阳光家庭还与政府合作,在深圳市承接了18家党群服务中心,为更多群众排忧解难。此外,还承担了社工督导、专业培训、项目孵化及运营以及课题研究等服务项目,服务延伸至省内外8个城市,受益人群近50万。

  伴着夕阳的余晖,到红树林生态湿地吹海风看水鸟,一直是深圳许多市民热衷的放松活动,它让市民在自然的美景中收获内心的愉悦。但很多享受美景的市民可能不知道,在这片美丽的红树林湿地背后,有一群默默守护的人。深圳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红树林基金会)就是其中之一。成立5年来,红树林基金会始终深耕于滨海湿地,立足深圳,致力于以红树林为代表的滨海湿地的保护和教育,为美化深圳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据了解,红树林基金会每年春天都会组织志愿者去培育和种植红树苗,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红树林部分受损面积。此外,红树林基金会还在深圳组建了31支长期净滩队,多次开展海岸线垃圾清理活动,年度参与人数达4500人,清理垃圾超过6000公斤。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支持滨海湿地的保护工作,红树林基金会依托对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的托管,面向公众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每年组织观鸟、赏花等活动,通过生态员导赏为公众介绍各类湿地知识,传递湿地保护的理念,吸引参与行动的公众超20000人次。

  红树林基金会还通过实地勘察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有关红树林湿地的一手资料,并撰写相关报告,为红树林保护提供了具体、有效的数据支撑,推动了科研机构在红树林等滨海湿地领域的科研工作。

  作为全国首家环保类公募基金会,2016年红树林基金会第一次在深圳尝试以社会募捐的方式为海洋保护进行募款,并取得一定成效。

  立足于深圳,但不限于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希望将在深圳摸索、实践出来的社会化参与自然保护的管理模式,推广、复制到华南其他滨海湿地,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优美环境带来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多元,公益,机构,助力,深圳,建设,爱心之城,深圳市,地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上一篇:蓝哈达爱心公益协会与 大学生联手做公益
您可能还喜欢阅读→下一篇:“爱心温暖牟平”大型公益活动爱心物资超106万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