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王琛 张璟祎)贫困白血病、先心病患儿,可通过医院向多个慈善基金申请救助,但肾病、早产儿、先天畸形等重病贫困患儿却还没有被社会广泛关注。近日,武汉儿童医院联合湖北省慈善总会成立“湖北慈善武汉儿童医院阳光宝宝救助基金”,希望能帮助更多重病贫困患儿,这也是省内首例医院试水慈善事业。
随着“二孩”政策的逐步放开,高龄产妇增多,早产儿也随之增加,新生儿病房人数增加了30%~40%,一些贫困新生儿父母放弃治疗。统计显示,去年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800多例,其中530多例费用在2万元以下,如能给予救助,也许就能挽救更多早产儿。此前,该院已争取成为多项慈善救助的定点医院,帮助患儿及其家长申请白血病、先心病、唇腭裂等贫困救助,仅去年就争取到救助近500万元,但还有更多贫困大病患儿无法与救助项目“对接”。从2015年起,该院每年拨出300万专款用于人工耳蜗、心脏病贫困患者的救助,医院减免费用装上人工耳蜗的失聪儿童达57名,为百名复杂先心病患儿人均减免费用2万元。
该院书记吴燕祥介绍,尽管社会经济水平在提升,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依然存在,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和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等制度相衔接,能使医疗保障体系更加全面。为此,新成立“阳光宝宝”慈善基金,计划通过引进慈善基金项目、设立专项慈善基金、搭建社会爱心资金资助平台等方式,为贫困大病患儿解决就医难问题。“我们也是湖北省内首家试水慈善事业的医院”。
据悉,目前该平台已接驳10家慈善机构、4家企业捐出轮椅300台、确定救助项目10多个,新增了肾病、新生儿早产和先天畸形、实体瘤、造血干细胞移植四类大病救助项目,总金额超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