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阅网→最有价值的门户网站
 
 
 
天阅网logo
  天阅网 > 公益资讯 > 正文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http://www.tianyueo.com  发布时间:2017-06-16 09:38  来源:腾讯公益
 
 

  [摘要]在 2017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现场,我们看到有另一群现实中的“希金斯博士”——他们将科技与公益用创新性的方式结合起来,让公益越来越有科技味儿了。

  “人类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希金斯博士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

  一幅沉默已久的人类历史卷轴缓缓展开:被遗忘的埃及法老 King TUK 木乃伊在 1820 年被发现并运到英国,却由于技术滞缓在冰窟封存长达 56 年。

  历经 639 次失败尝试后,希金斯博士终于成功将木乃伊 TUK 的扫描数据转化成面部重组信息。3D打印技术将木乃伊躯体彻底还原,就连法老死去时的面部表情都清晰重现,伦敦时间午夜三时,法老 TUK 在一片漆黑中奇迹般睁开双眼……

  ——这些情节似乎只适合放在科幻小说,但又似乎并不遥远。

  在 2017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现场,我们看到有另一群现实中的“希金斯博士”——他们将科技与公益用创新性的方式结合起来,让公益越来越有科技味儿了。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VR观测滇金丝猴

  当下最潮的科技——虚拟现实(VR),也被引用到了公益中来。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在现场,大自然保护协会(没错,就是那个马化腾、马云都参加了的协会)为人们带来了 VR 观测滇金丝猴的趣味体验,欣赏云南的壮阔景观,同时能看到滇金丝猴一举一动,认识到保护远在千里之外的濒危动物重要性。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十几年来,大自然保护协会在丽江老君山通过建立栖息地“红外线监测网络”、建设社区巡护队等方式,陆续清除了数千个盗猎陷阱,处理干扰野生动物事件 2000 余次,制止了多起盗猎行为。

  3D打印义肢

  尽管义肢在人类史上已经有了近 2500 年的发展历程,但直至今天,义肢依然是成本昂贵、手术痛苦、形同虚设的代名词。

  尤其是对于我国数十万快速发育中的残障儿童而言,义肢更换频率要求更高,令许多家庭无法承担。

  为此,一支名为“展翼计划”的团队决定另辟蹊径,用 3D打印的方式,为手部残疾的儿童们提供 3D 打印机械义肢: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这些的机械义肢成本不到千元,却具备了基础的抓握功能,而且无需手术植入。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由于是通过 3D 建模设计,可以针对每一个儿童的身材尺寸进行定制,很好地弥补了孩子们不能抓握的遗憾,让听上去“高大上”的 3D打印技术,变成了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好伴侣。

  蔚蓝地图

  拉开窗帘,倘若是雾霾天,一天的心情多少要被影响,你可知道,眼前的雾霾来源于哪里?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为了让你更清楚这些数据,有这么一群公益人,把空气、天气、水质和污染源大数据汇集在地图上,做成了一个可以在线监控污染数据的 App。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你可以在 App 上看到动态空气、水质信息图,还能一键举报污染。

  可别小看这一个小小的 App,背后是蔚蓝地图团队十年来对环境质量信息、排污信息和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的积累。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通过和其他环保组织发起的绿色选择项目,他们让 2000 家供应商企业改善了环境表现!

  中国边远山村支教

  远方山区里除了有自在生活的滇金丝猴,还有一群渴望知识的儿童。

  “U来公益”通过远程在线直播课的方式,让支教老师能够根据山村学校的教学大纲和课表,每周用固定时间通过在线教育平台给孩子们授课。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在峰会现场,由北京的美术支教老师通过直播的方式,为甘肃山村的小朋友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在线直播课”。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累计为全国 166 所学校开通了在线直播课,受益学生超过 5000 名。

  黑暗中对话

  像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渴望,只有在置身于纯粹的黑暗之中,你才能有所感受。

  “黑盒子”项目在展区现场搭建起了一座迷你黑暗体验馆,让人们在视障导赏员的引导下,在黑暗中用听觉、味觉、触觉、嗅觉去体会视障者的生活。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是不是很想知道黑盒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听听体验过后的人怎么说吧:

  “第一次玩,开始挺怕的,因为从没想过自己有失明的时刻,出来的时候,感觉有光明的世界真好。”

  “完全颠覆了感知啊,对视障群体又多了份了解,同理心慢慢在爆棚。”

  竹子自行车

  用感官探索也许还不够过瘾,有一群人还把“环保主义修车行”带到了峰会现场。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把孩提时代梦想拥有的自行车模型变成现实,用竹子拼出理想中的自行车,了解自行车的社群文化……这对于不管是热爱环保还是热爱自行车的人而言,都是难得的新鲜事。

  

听惯了的VR、3D打印、大数据……用在公益上会是什么样?

 

  这家成立于 2013 年的北京竹子自行车工作坊,最初只是做为社会实验而发起,后来渐渐变成一个由社群推动的社会企业,鼓励人们亲手制作自己的交通工具,选择绿色的出行方式。

  科技、互联网和公益的结合,在这次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明年的公益峰会还会有哪些新科技将被应用到公益中来?一起期待。

 
 
 
责任编辑:
郑荣
更多
 
 
 
天阅网提醒您重点留意网页中出现的以下词汇:
 
 
听惯,了的,打印,数据,用在,公益,什么样,摘要,2017,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天阅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频道主编还推荐您阅读以下文章:
   
     
 
 
 
 
 
     
 
 
  最新推荐
  图文资讯

 

 

 

天阅网-上天阅网,行微公益,知天下事!天阅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