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推广宣传“待用药券”微公益。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蔡晓素)南石头纸北社区陈先生一直非常热心公益,现在每个月他都会买部分面额为10元、50元、100元的“待用药券”放在居委会用于赠送社区贫困居民,收到“待用药券”的困难居民可以根据需要到指定药房进行等额药品兑换。
据悉,南石头街创新推行慈善“待用药券”党建公益项目以来,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做公益的热情,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愈发浓烈。
以纸北社区为试点
打造党建公益项目
“待用咖啡”、“待用快餐”,是指人们在消费时额外购买一份咖啡或快餐,留赠给有需要的人。受这个理念启发,南石头的“待用药券”则让有意愿帮扶社区困难群体的顾客购买面额分别为10元、50元、100元的“待用药券”。“待用药券”可由顾客带走自行赠予有需要的人或放入各个指点(指定)药店的捐款捐券箱内,每月25日交由纸北社区居委会分批捐赠给辖内困难群众。
据南石头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纸北居委会登记在册的困难家庭,大都面临长期用药的情况,且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低保、打散工等,无法应付长期的药费支出。部分困难家庭在生病时,因为无法支付医药费用而选择不就医、身体硬扛等情况,常常使问题更加恶化。为了解决困难家庭用药问题,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南石头街以纸北社区为试点,社区党员通过收集、梳理、总结居民群众意见,并带头负责与辖区内药店、银行等相关单位沟通协调,最终确定了“慈善待用药券”公益服务方案。此外,通过活动宣讲、党员带动社区志愿者入户推荐,让“待用药券”微公益项目逐渐深入街坊心中,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党工委多措并举
保障项目专款专用
“街道和社区以前也有捐款活动,但是街坊们看不到钱花在哪里,所以热情不高。这个微公益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只在社区内进行,街坊相互认识,心里知道帮助了身边的人,很有亲切感和满足感。而且因为规模小,所以运作十分透明。”纸北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赖小姐告诉记者。
为确保项目的持续发展,南石头街道党工委多措并举,加强对慈善款项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收到的善款由邮局、药店、社区居委和民政科工作人员直接存入海珠区民政局下辖的海珠慈善会账号,然后再由社区打报告申领,不由街道或社区管账。药券赠出后,将定期在社区内公布,甚至连什么人买了什么药品,街坊都可到社区内的药店查询,监管十分方便。
“三个点捐款箱都张贴有由民政局发的募捐证,其钥匙采用分开管理形式,即各门店所保管的钥匙不能打开本门店的捐款箱,从而加强募集‘待用药券’的安全保障。”赖小姐告诉记者。
“待用药券”微公益项目情况
南石头街道辖内广纸片区面积2.45平方公里,聚集着20个旧厂,人口有4.2万人,以厂企下岗、退休职工为主,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2600多人,老龄化达22.25%。
目前“待用药券”微公益项目,每月能为受资助对象每人提供100多元的“待用药券”。
党建成效:
成立首个社区小纪委 开展党员廉政教育
除了创新推行慈善“待用药券”党建公益项目,近年来,南石头街也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借助党群之家稳步推进南石头党建品牌建设。
去年,街道第五个社区党群之家在泉塘社区正式开放,举办书画家进社区惠民服务活动,深受党员群众的喜爱。石岗社区党群之家已于去年底投入使用,计划引进“智慧党建”终端机,进一步宣传党的政策、普及党的知识、提升党建水平。纸南、纸北社区成立了广州市首个社区小纪委,在社区党员中开展廉政教育,监督社区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
此外,还积极发挥辖内单位机团党组织的作用,实现每个辖内大单位的党组织都与社区党(委)支部建立帮扶结对子关系,推行单位、社区党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创新党员服务社区和联系群众机制。2016年辖内共有322名在职党员进社区亮身份,同时围绕广纸片区开发建设,成立了在建工地党群之家,发挥党工委派驻支委在推进项目建设中的示范表率作用。
加强领导与驻点联系 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
南石头街结合创文、“巩卫”复检、人大换届工作等行政工作,及时调整领导驻点社区并制定工作计划,目前已经实现驻点干部每周定点联系群众至少1次,每户居民、每个驻社区单位至少走访1遍。全年共接访群众20000多人次,入户率达100%。
此外,构建群众议事网络,对于社区中的重大民生工程,做到事前征集意见,事中党员群众参与监督、事后调查党员群众满意度,让群众话“有人说”,让群众事“有人干”,让群众难“有人帮”。如去年,对石岗路进行了全面整治,彻底取缔了非法存在20多年的石岗砂石码头,一改以往尘土飞扬的状况,还居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