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上午,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开幕。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图
“让更多人认识海洋!”
8月28上午,第二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开幕。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在现场看到,本次论坛没有提供瓶装水,以让更多参与者身体力行,减少塑料垃圾。
在开幕式上,被誉为“海洋之子”的中国物理海洋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开放实验室主任苏纪兰通过视频表示,国家发改委5月份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其中再次提到,目前,海洋经济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仍然存在,海洋生态存在退化等问题。但实际上,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生态的保护可以相互协调,应该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海洋生态环境,鼓励科研人员投身海洋生态环境的研究。
来自深圳的公益组织红树林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陈劲松在开幕式上提到,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机构在2015年联合发布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成果报告,过去50年,中国损失了53%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在开幕式上作"人与变化的海洋"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在开幕式上作"人与变化的海洋"报告。 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图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松在开幕致辞中提到中国今年实行的最严格的伏季休渔制度。他建议,在休渔的基础上,还应该对捕捞数量进行限额。
孙松表示,伏季休渔虽然给鱼类提供了繁衍和休养生息的时间,但目前渔民们的捕捞能力过于强大,如果不进行限额,休渔期一过,万船齐发,近海鱼类会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
此外,在开幕式上,深圳环保组织潜爱大鹏的义工孙子童向孙松赠送了抹香鲸模型,以纪念3月12日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救助搁浅抹香鲸的事件。孙子童表示,虽经多方营救搁浅抹香鲸仍然不幸死亡,但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救助搁浅抹香鲸的义举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海洋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