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美股北京时间2日讯 一年前,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还曾经高调宣称,中国是优步的关键市场,可是现在,他却举起了白旗。
彭博刊文称,现在,优步也加入了那个不断变长的,在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摔了跟头的美国公司的名单——雅虎(38.8, 0.61, 1.60%)、亚马逊(767.74, 8.93, 1.18%)、eBay、微软(56.58, -0.10,-0.18%)……当然,优步认输的姿态还算相对优雅,他们与主要竞争对手滴滴出行达成协议,卖掉了自己的中国业务,建立起一家350亿美元的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巨无霸。优步和其投资人们将保留新公司大约20%的股权。
此前一年多当中,全球最大的两家共享出行公司之间爆发了一场不择手段的全面对抗,双方都大量烧钱,这一战至此当然也宣告结束了。据知情人士称,单单在补贴上烧钱,优步就消耗了20亿美元。这也就难怪公司的投资者大声呼吁停火了。
最终,事实证明,还是滴滴更加有钱。不久前,中国禁止了收取低于运输成本的费用的做法,也就等于剥夺了优步的武器,他们很快就投降了。官方合并声明发布前,彭博捕获了一张卡兰尼克的博客截图,文中将交易描绘为双方都得到加强的双赢,但其他人,包括Grab首席执行官陈炳耀在内,都将其看作是优步灰溜溜的撤退。
上海咨询公司亚锴璞隆(Kapronasia)总经理卡普隆(Zennon Kapron)感叹说:“中国的道路上已经堆满了外国科技公司的尸体,他们试图在这里经营自己的生意,但最终都以失败收场。这件事应该看作是优步的失败,但好在,他们原本可能败得更惨的。”
滴滴是去年从腾讯和阿里巴巴(84.34, 1.86, 2.26%)两大中国互联网巨头旗下初创公司的合并交易中诞生的。这两家公司之所以合并,说起来正是为了打倒不断壮大的优步。这家中国公司在出租车叫车市场上几乎占据了垄断地位,但是优步专长的私家车共享市场,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中国人最先开火——2015年5月,滴滴宣布将分发10亿元人民币的优惠。优步不肯示弱,也抛出了自己的补贴。卡兰尼克鼓励自己的投资者,要他们一起坚持下去。6月间,他致信投资人们,表示单单这一年,就要在中国市场投入10亿美元。
去年夏季,双方都四处争取资金来支持自己继续烧钱大战。优步融资14亿美元,投资者当中包括百度(163.23, 3.63, 2.27%)。滴滴则从阿里巴巴、腾讯、软银和平安保险获得了30亿美元。双方的补贴是如此慷慨,以至于造假刷单拿补贴成为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不过,最终还是滴滴证明自己更有创造力,也有更好的关系。当第三方开始卷入,冲突发生了罕见的变化。8月,优步抱怨说,他们被微信封锁了——微信服务是由滴滴的投资方腾讯提供的。滴滴还远交近攻,与其他共享出行公司Lyft、Grab和Ola建立起针对优步的大联盟。
进入新的一年后,滴滴信心更足了,他们决定挥出决定性的一拳。滴滴开始筹措更多资金,其管理层甚至提前公开宣称胜利了。
近期的文件显示,优步估值680亿美元,有超过110亿美元资金可以动用。滴滴则估值接近280亿美元,手头资金超过100亿美元。
最终,滴滴还是被证明太过强大,难以对抗,其支持者包括了一些中国最大的政府机构,甚至还有苹果(106.05, 1.84, 1.77%)。这家四岁的公司现在每天处理超过1100单出行交易,为大约400个城市中的约3亿人服务。
优步接下来会怎么办呢?他们会大举进军东南亚和印度市场,与当地的“滴滴”们Grab和Ola开战吗?两地的市场相对中国而言开发还不够充分,而且优步要保持成长势头,在亚洲占据滩头阵地是势所必然。凭借着这笔交易,优步还是保证了自己在中国一定程度的存在。两者之间甚至还有一种奇特的联系——滴滴总裁柳青和优步中国负责人柳甄是堂姐妹。
在中国市场止血,优步上市的障碍又扫清了一个。作为交易的一部分,卡兰尼克加入了滴滴的董事会——得到了参与对全球最大共享出行市场的统治的机会。
因此,北京Red Pagoda Resources的总经理莫苏周强调,也不要认为优步已经彻底出局了。
“他们想要成为互联网世界中的思科(30.73, 0.20, 0.66%),成为人与车辆之间的路由器。某种程度上说,这笔交易释放出了空间,让他们可以进行更多技术开发。”